2023年1-6月种业大事件盘点

联合国粮农组织称,苏丹冲突持续将加剧粮食危机,需千万美元提供种子和农业设备;玻利维亚遭遇罕见雪灾,多省农牧业受损失;

湖南发力打造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种业实验室;北京建立“农科院+育种家+转化者”持股模式,鼓励院校种业科研改革;广东韶关首个“种子芯片工程”育种项目在韶关正式签约落地,计划首期制种近500亩;

江西萍乡市分行贷款5.5亿元助力“种业大市”种业振兴;安徽宿州发放首笔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融资贷款500万元;山东发放首笔“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贷款200万元;

海南奖500万实施农作物和水产现代种业提升工程,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推进种业CRO模式发展

种业近期有啥大事?一起来看看!

图片

01、联合国粮农组织:苏丹冲突持续将加剧粮食危机,需千万美元提供种子和农业设备

图片

当地时间6月19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表示,苏丹冲突的持续加剧了该国本已十分严重的粮食不安全状况。进入6月至9月的收获淡季,预计苏丹全国范围内的饥饿人数将大幅增加。

粮农组织表示,为了加大援助力度,该组织急需9540万美元向1500万人提供各类救助,包括为农户提供种子和农业设备,保护和补充牧民饲养的牲畜等。

02、玻利维亚:罕见雪灾,多省农牧业遭受损失

据路透社报道,南美洲国家玻利维亚近日遭遇寒潮,部分地区出现罕见低温和冰雪天气,导致多省农牧业遭受损失

图片

圣克鲁斯省位于玻利维亚东部,盛产高粱、大豆和小麦等作物。不过该省大部分地区正被积雪覆盖。民防部门官员称,大部分农作物无法在冰冻天气中存活,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更换种子和肥料

图片

在与圣克鲁斯省邻近的贝尼省,霜冻已造成至少50头牛死亡。为避免更多牲畜冻伤冻死,当地一些农民燃起篝火为它们取暖。

图片

玻利维亚位于赤道以南,南美洲的低纬度地区,农业资源丰富,不过近期遭遇罕见低温天气。北部甚至出现零下9℃的最低气温,打破历史纪录。南部的葡萄酒主产区塔里哈省气温也大幅下降至零下。玻利维亚气象机构已发布低温橙色预警,提醒居民采取应急防范措施。

03、湖南:打造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种业实验室

6月21日,岳麓山实验室第一届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会议在长沙举行,标志着岳麓山实验室进入全面发展新阶段

图片

湖南省委常委、副省长张迎春出席成立大会,并为岳麓山实验室主任邹学校院士、学术委员会主任万建民院士颁发聘书。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岳麓山实验室理事会章程(审议稿)》《岳麓山实验室章程(审议稿)》,标志着岳麓山实验室进入了规范化制度化运行和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建设岳麓山实验室,是湖南立足当下,谋在长远、赢在未来的战略之举。张迎春在致辞中对学术委员会的委员提出希望,“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从国际视野、国家战略需求大局出发,结合湖南发展实际,对岳麓山实验室的建设多提引领性、战略性的意见建议,指导实验室不断凝练研究方向,不断探索创新体制机制,不断产出更多‘从0到1’的原创性和颠覆性成果。”

据了解,建设岳麓山实验室是湖南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的重要指示精神作出的重要部署,是湖南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标志性工程。实验室聚焦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战略性新品种培育等,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学研究,将着力建设国家生物育种科学研究、种源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重大战略品种培育、高水平种业创新人才聚集“四个高地”,打造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种业实验室,力争成为种业创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日前,岳麓山实验室农大农科院集聚区和林科院片区的建设正加速推进,预计今年6月底完成集聚区封顶,2023年内完成建安工程建设,年底各科研团队进驻开展科研工作。

04、北京:建立“农科院+育种家+转化者”持股模式,鼓励院校种业科研改革

6月14日,为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市级院校开展种业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深化权益改革,建立“农科院+育种家+转化者”共同持股的创新激励模式。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北京构建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截至目前,北京拥有8个国家级、3个市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共保存78万份资源,与各保护单位签订了责任书,落实主体保护责任。

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北京鼓励市级院校开展种业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深化权益改革,建立了“农科院+育种家+转化者”共同持股的创新激励模式;北京农学院、农职院落实了“揭榜挂帅”、科企联合等新机制。

同时,建立优势企业“一对一”服务机制,通过市区联动与31个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及10个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建立联系机制,主动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引导人才、技术、资源向企业聚集。

该负责人说,北京将引导种企与金融机构建立紧密对接机制,研究“一企一策”,推动优势企业开展兼并重组、上市融资,鼓励“走出去”,加快“国际化”步伐。

05、广东:韶关首个“种子芯片工程”育种项目正式签约落地,计划首期制种近500亩

6月15日上午,广东韶关首个“种子芯片工程”繁制种项目签约仪式正式举行,标志着韶关在推动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推动乳源“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县委副书记谢向军参加仪式并讲话。

图片

据了解,项目合作协议签约后,广东鲜美种苗股份有限公司将组织技术团队进入一六镇,通过试验研究,建立杂交水稻高产繁制种技术体系和高标准的制种基地,计划首期制种近500亩,并分阶段逐步打造粤北种苗基地,为做强种子“芯片”、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提供坚实保障,有效构建起农田农地集中连片发展新格局。

谢向军指出,“种子芯片工程”项目在乳源县的签约落地,是乳源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的一项重要成果,是示范带动我县现代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他希望,一六镇能够不断加强与广东鲜美种苗股份有限公司的交流合作,全面提升种子研发和种苗繁育水平,促成地方和企业精准对接,努力创建合作共赢、共谋发展的良好平台,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增加农民收入贡献种业力量。

06、江西:萍乡市分行贷款5.5亿元助力“种业大市”种业振兴

近年来,江西萍乡市分行积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2021年审批贷款5.5亿元用于支持萍乡市湘东区国家级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项目。截至目前,已累放2.9亿元,为助力现代种业振兴、确保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图片
▲信贷支持的萍乡市湘东区国家级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项目

近年来,萍乡市积极推进“种业大市”建设,连续多年将杂交水稻制种列入产业发展规划。在湘东区,从事水稻制种业的农民近万人,制种面积常年稳定在19.5万亩,其中南繁制种面积达14.5万亩,南繁制种面积占全国南繁面积的85%以上,形成了本地、南繁和外埠“三位一体”的制种产业格局。

为积极响应国家种业振兴号召,萍乡市将推进“种业大市”建设定为萍乡“十四五”发展重大战略。萍乡分行紧跟当地决策部署,树立“先融智后融资”理念,把融资工作做在项目立项之前,抢抓萍乡市湘东区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升级机遇,以“农地+产业导入”模式进行融资,有效打通信贷服务的“路”和“桥”。为及时满足贷款项目资金需求,该行举全行之力以最短时间、最高效率完成项目申贷工作,从项目受理到首笔发放历时仅38天

该项目立足制种产业,对助力构建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07、安徽:宿州发放首笔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融资贷款500万元

近日,安徽华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成种业”)收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宿州市分行发放的500万元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融资贷款。这是宿州市首次以植物新品种权质押为企业融资,帮助现代种企提升融资便利度的一次有益尝试。

植物新品种权与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一样,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作为种业最宝贵的财富,植物新品种权的商业价值过去一直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了解到华成种业有融资需求后,我们积极联系省农业农村厅、有关银行及资产评估机构等,简化价值评估和办理流程,通过政银企联动,帮助华成种业以植物新品种权顺利贷款,解决了企业的资金需求。”埇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股股长张新说。

据了解,近年来,宿州市坚持致力于拓宽知识产权融资渠道,探索金融创新,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此次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贷款的落地,为宿州育种企业的发展壮大、科研创新开辟了一条新路径,拓宽了以知识产权“换”资金的融资渠道。

08、山东:发放首笔“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贷款200万元

6月19日,潍坊银行为山东立原种业有限公司发放全省首笔“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贷款200万元

山东立原种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产、繁育、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种业企业,主要从事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种子的研发、选育、生产和销售,在种业研发及推广方面具有很强的技术优势。企业目前拥有多个“植物新品种权”,其中经过10多年培育出的“立原296”玉米种子,具有丰产、抗病、抗倒、抗旱、适用性强的优良特性,目前已推广到包括东三省、河南等多地,实现大面积种植,“立原296”玉米种子经过实践检验,最终通过了农业农村部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5月26日,人民银行潍坊市中心支行、潍坊银保监分局和农业农村局举办“金融支持种业座谈会”,明确提出加大种业振兴金融支持,创新品种权等抵质押贷款业务,潍坊银行迅速响应,行领导第一时间作了安排部署,潍坊银行安丘管辖行主动上门对接,根据座谈企业融资需求,在深入分析企业的经营情况、研发实力及知识产权情况后,基于企业拥有的植物新品种权,量身定制授信方案,最终双方确定了由企业拥有的价值较高的“立原296植物新品种权”质押授信的融资方案。

由于是全省首笔“植物新品种权”质押业务,因此在业务办理中的各个关键节点,潍坊银行积极与人民银行潍坊市中心支行和潍坊银保监局沟通,明晰流程要求,加班加点整理提报授信材料,开辟绿色通道为企业审批授信,最终将企业拥有的“立原296植物新品种权”在中国人民银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成功进行了质押登记,并于6月19日为企业放款200万元,有效盘活了种业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评价。

09、海南:奖500万实施农作物和水产现代种业提升工程

近日,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海南省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奖补资金管理实施细则(修订稿)》(以下简称《细则》),支持符合种业强国战略的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实体项目成果转化。根据《细则》,对企业自筹投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500万元(含)的,按照投资额的30%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奖励。

《细则》明确,支持对象为海南省入选现代种业提升工程符合种业强国战略并成功实施成果转化的实体项目单位,同时需满足以下条件:

  • 已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十四五”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的农作物(水稻和热带作物)和水产育种创新能力提升项目。申报单位应为登记注册地在海南省的市场主体。
  • 2021年以来,通过审定之日起,以第一选育单位审定的新选育水稻品种,在全国范围内年推广面积超过10万亩的单一品种1个及以上;从通过登记、认定之日起,以第一选育单位登记、认定的热带作物,在省内年推广面积超过1000亩的单一品种1个及以上。申报推广面积证明以省级种子行业信息统计和种子生产经营备案系统数据为准。
  • 水产育种创新能力提升项目自竣工验收之日至申报省级财政奖补资金期间,对虾联合育种平台建设申报单位年平均销售种虾20万对以上;育繁推一体化项目建设申报单位年平均销售虾苗80亿尾或罗非鱼苗1亿尾或金鲳鱼苗6000万尾或石斑鱼苗1000万尾以上。申报单位必须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守法守信运营,运营管理状况良好,无不良失信行为、违法犯罪记录。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推进种业CRO模式发展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种业CRO模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近日出台,标志着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以下简称科技城)有步骤、有计划地在全国率先统筹推进种业CRO模式发展,加快实现南繁事业与产业并举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南繁硅谷”建设。

图片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

据悉,种业CRO模式是指在商业化育种环境下,将种业技术链各环节进行专业化行业细分,注重资源、技术、数字、知识产权的应用赋能,聚焦生物育种技术,以委托合同的形式开展专业、安全、高通量、数字化外包服务所形成的商业化种业全产业链技术服务模式。

据了解,《方案》涵盖17条支持措施,从搭建种业CRO实验室育种平台、强化南繁基地供应保障和基地建设、提升种业CRO辅助检测与产权保护能力、注重扶持引导推动种业CRO行业良性发展、制定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支持种业CRO企业做大做强等五方面推动种业CRO模式稳健发展。

为加快搭建种业CRO实验室育种平台,加快集聚一流育种技术团队开展服务,科技城已建成种业专业研发外包服务平台(种业CRO平台)一期和基因编辑技术公共平台,支持隆平生物建成遗传转化实验室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等生物育种平台。在推动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和资质认证方面,崖州湾创新发展公司已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作物质量检验机构合格证书(CASL证书),是海南首个获此证书的非事业单位第三方检测机构。这一批种业CRO平台的建成,涵盖了基因编辑、遗传转化、分子检测、基因分型、种子质量健康检测等功能。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科研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园区将从打造种业CRO孵化基地、用好支持政策、引进一流育种科企团队等方面协同发力,加快构建以种业CRO为核心的商业化育种体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农财网种业宝典(ID:ncbdzy1618),原文标题:《大事件丨苏丹农户急需种子,玻利维亚雪灾农业受损,北京湖南广东江西安徽山东海南动作频频》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