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球农化企业TOP20强榜单发布,中国军团稳占6成

近日,中农纵横通过旗下公众号“全球农药市场研究”发布2022年全球农化企业TOP20榜单。榜单数据是根据企业最近企业年度财报、上市公司年报以及企业公开信息和中农纵横调研数据。

全球农化20强榜单是中农纵横农化部,历时近1个月时间进行研究和汇总而成。观察榜单,最近一个财年和年度报告期内,企业的销售额及同比情况,TOP20企业悉数出现较大的增长。

中农纵横认为,过去一段时间(2021-2022年),农化行业处于较强的景气周期,头部企业享受了景气周期的发展红利,呈现营收和利润双增的态势。从榜单企业销售额增长情况看,18家企业实现了2位数的增长,10家企业销售额增长率都在20%以上。从销售规模看,TOP20销售额都超过10亿美元,12家企业销售额达到20亿美元,其中,中国企业占4家,占比达25%。

一、2022年全球农化企业TOP20榜单  

根据中农纵横统计,2022年TOP20植保业务销售额合计达865.93亿美元,包括先正达、拜耳作物科学、巴斯夫和科迪华等第一梯队农化企业,他们销售额占整个榜单总销售的一半以上,达59.25%。

表1 2022年全球农化企业TOP20 亿元 %

图片

注释:A.人民币换算美元,以人民币与美元的2022年平均汇率6.7261计。B. 2022-2023财年对应为2022年4月1日-2023年3月31日。C.Albaugh未公开2022年的财务数据,中农纵横采取 CAGR(2018-2021y)以及预测可得,E为 estimite的缩写。D.中国企业财年时间范围为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

二、农化TOP20强企业状况精要及排名分析

1先正达(中国) 成立于2019年,主要由瑞士先正达、安道麦及中化集团农业业务组成,已由中国化工收购。主营业务涵盖植物保护、种子、作物营养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同时从事现代农业服务。

表2 先正达(中国)收入及构成(2020-2022) 万元 %

图片
数据来源:先正达招股说明书,中农纵横绘制

注:其他收入主要为精细化工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要为销售原材料、仓储保管、技术转让等的收入。

在植保领域,先正达拥有业界领先的创新能力,包括涵盖数百万筛选化合物的资源库,目前行业内仅有拜耳、巴斯夫拥有与公司相似规模的化合物资源库;公司最终筛选出的新有效化合物数量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016-2020年,公司累计发现的新有效化合物合计293项,超过拜耳、科迪华、巴斯夫等国际领先公司。

从新化合物的合成、筛选、验证到后续开发、登记、生产,先正达在研发各个环节的研发技术均处于国际一流水平,仅有拜耳、科迪华、巴斯夫等国际龙头与公司拥有相近的研发能力。在种子领域,公司拥有覆盖全球所有主要商业种子品种的优质种质库,目前只有拜耳和科迪华在所有作物种类与地区中具有与公司数量相近的种质资源储备;企业在2012-2021 年新发现生物技术性状数量合计13个,与拜耳和科迪华同处全球顶尖水平,远高于巴斯夫新发现的数量2 个。

从统计来看,2022年公司植物保护业务销售收入为1,471.9亿元,同比增长23.8%,集团整体业绩达334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一。

2德国拜耳 成立于1863年,总部位于德国,于1953年2月在法兰克福交易所上市,是化学及制药工业领域中首屈一指的国际性企业,拜耳是制药巨头中,为数不多仍坚持多元化的公司,目前公司旗下有三大业务,2022年作物科学销售额为251.70亿欧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长24.6%,种业是拜耳近年来打造的重点业务单元,2022年种子业务营收92.7亿欧元,增长16.2%,其种业市场全球市占率最大。

表3 2021-2022年拜耳作物科学不同业务产品线销售额 亿欧元 %

图片
数据来源:企业年报

近期拜耳换帅的主要缘由及战略期望

今年2月份拜耳完成了换帅,拜耳公司监事会已任命Bill Anderson为拜耳首席执行官,自 6月1日起生效。根据中农纵横的研究,Bill Anderson是一名化学工程师,在过去25年中担任过生命科学行业的多个领导职位,他在担任罗氏制药部门CEO期间成功领导了一项全面转型计划,推出了许多新产品,实现收入显著增长,他于4月1日加入拜耳,成为管理委员会成员,拜耳现任首席执行官Werner Baumann将与他密切合作,在顺利过渡后于5月底退休。

截至目前,Werner Baumann掌舵拜耳约有7年之久,原定的任命到期时间应当是2024年的4月份,Bill Anderson本次上任,意味着Werner Baumann将离开这家大型跨国药企,而2022年业绩靓丽使得Werner Baumann老帅也算是有个完美的交差,但也有观点认为,Werner Baumann迫于投资者和大股东的压力,他必须提前退休,因为在其任职,拜耳市值由800亿暴跌至624亿美元。这一局面,显然无法令投资人满意,导致糟糕退位的源头,还要追溯到几年前震惊全球的收购孟山都以及千起草甘膦致癌起诉事件。更也有行业观点认为,拜尔此次任命Bill Anderson,很可能是看重其优秀的制药背景履历,以帮助拜尔完成集团业务拆分,以及实施重大的战略重心转移。

中农纵横认为,此时换帅既可缓解投资者和大股东们的压力,也富含企业战略部署的需要,希冀Bill Anderson向其制药部门投入更多资源,使得心血管领域以及癌症药物,或将是企业转型的重心所在。

表4 2022年作物科学主要销售财务数据 

图片
数据来源:企业年报

拜耳除草剂业务占比快速提升

拜耳收购孟山都事件叠加草甘膦的景气周期,草甘膦等除草剂业务占比快速增加,在2022年达62.4%,杀虫剂和杀菌剂业务处于下降的状态(汇率与资产调整后)。

在作物保护所有地区,其销售额均实现了增长,尤其拉美地区、欧洲中东非洲区的增幅达两位数,北美和亚太区只有个位数增长。除草剂销售额达到83.25亿欧元,同比增长43.9%(汇率与资产调整后)。2022年草甘膦市场需求旺,供应偏紧,价格普遍上涨,也推高了除草剂销售额。草甘膦产品的旺销还促进了拜耳玉米种子性状业务的增长8.8%。

图片
图1 2012-2022年拜耳作物保护市场及结构的变化情况 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中农纵横

2022年拜耳环境科学业务单元增长了8%,这得益于所有产品的全面涨价。拜耳公司已在2022年10月2日完成了对环境科学资产的剥离,将全部业务出售给英国的Cinven公司,使拜耳作物科学更好地聚焦于作物保护和种子性状两大核心业务。

3科迪华 2019年6月从DowDuPont完成拆分,由陶氏、杜邦合并后重组而成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独立上市,是一家完全独立运作的全球性纯农业公司。公司拥有生物育种、植物保护产品和数字化农业解决方案,也是目前世界种子研发头部企业。

2022年企业的植保及种业的业绩双增。2022年公司植保业务销售额约为84.8亿美元,同比增长17%,整体农化业务达174.6亿美元,同比增长11.5%,全球排名第二。企业种子业务净销售额为89.79亿美元,全球排名业务第二,种业占总销售的51.4%,同比增长7%。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16.56亿美元,同比增长10%。拉美的玉米和北美的大豆业务均增长显著,部分抵消了北美玉米面积和油菜籽产量减少的负面效应。

原材料和物流成本的上涨推高了美洲地区价格。包括Enlist™和Arylex™除草剂以及Isoclast™杀虫剂在内的新产品的持续市场渗透则刺激了销量的增长。新产品销售额与去年相比增长了33%。

图片
图2 2022年科迪华销售业绩及结构    数据来源:企业年报

4巴斯夫 成立于1865年,总部位于德国,于法兰克福(代码BAS)、伦敦(代码BFA)、苏黎世(代码AN)三地证券交易所上市。巴斯夫是世界最大的化工企业之一,涵盖化学品、塑料、植物保护以及原油和天然气等业务。

2022年公司植被保护业务收入为76.02亿欧元,同比增长28.8%,种业达26.8亿欧元,企业整体业绩达174.6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三。

表5 2021-2022年农业解决方案的财务数据比较

图片
数据来源:企业年报

表6 2022年巴斯夫农业解决方案的不同产品线销售额(亿欧元)

图片
数据来源:企业年报

5UPL(印度联合磷化物有限公司) 成立于1969年,总部位于印度孟买,是全球第一大非专利农化企业。包括以42亿美元正式收购爱利思达等并购,公司业绩超越富美实,全球农化业务排名第五,2022年UPL销售额达66.69亿美元,同比增长16%。

表7 UPL的Q4和2023财年种子业绩及区域构成

图片
数据来源:企业年报

本财年种子业务的财务业绩,其中包括Advanta、Alta seeds和Pacific seeds品牌。年内收入增长26%,达到INR66.69亿元,同比增长17%,折合4.48亿美元,市场增长得益于玉米、向日葵、油菜籽和高粱投资组合,销量和价格齐升。

企业在全球123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土壤处理、种子、作物保护、采后处理、中间体、精细化工等业务。目前旗下拥有UPL、美国仙农,爱利思达,美国稻科,Advanta和UEL等著名子公司,以及分布于全球的24个生产基地,同时在印度和美国设立了研发中心。

6FMC 成立于1883年,是全球领先的农业科技公司,拥有世界一流的基础研发能力,致力于为全球种植者提供创新农业解决方案与应用技术,2017年FMC通过对杜邦作物保护大部分资产的剥离而成功收购,FMC农业解决方案跃居全球第6大作物保护公司,2022年销售收入达58.2亿美元。拥有更加成熟的研发,更为广泛的产品,更深层次的开发,更多地区的服务。FMC在全球拥有23个研发基地与26个生产基地以及包含了180万个新化合物的目录库,其中15个活性成分已进入研发阶段。目前阶段,FMC持有噁唑酰草胺、丁氟螨酯、精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虫酰胺与氯虫苯甲酰胺等5个专利化合物。

7安道麦 全球非专利作物保护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排名第二。企业全球拥有7,000名员工,为全球100多个国家的农民提供解决方案,包括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种子处理,可以为各市场所有主要农作物的全部需求提供解决方案。安道麦拥有270多种原药和1000多种终端产品,在全球拥有5个研发中心,主要的研发设施分别位于中国及以色列。此外,公司拥有本土和全球登记实力,建立了广泛的登记网络。2022年公司业绩达55.57亿美元,同比增长20.44%,2022年企业农化业务全球排第七位。

8日本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综合化学企业之一,又是住友集团的主要公司之一。现在,它拥有基础化学、石油化学、精密化学、农业化学4个部门和10家研究所,在5个工厂中生产和提供工业药品、合成纤维材料、铝、合成橡胶、合成树脂、染料、化成品、农药、饲料添加剂、化学肥料等约3000多种产品。2022年植保业务达44.16亿美元,公司农化业务排全球第8位。

9Albaugh 企业于1979年创立,总部位于爱荷华州的Ankeny,Albaugh在美国、阿根廷、巴西、墨西哥、欧洲和其他国家提供广泛和不断增长的作物保护产品组合。它在美国密苏里州、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和斯洛文尼亚运营多功能工厂。2021年,Albaugh完成对Rotam的购并,公司体量大幅增长。根据企业近5年复合增长的情况,预计2022年,公司销售额可达28-29亿美元,因目前该公司未公开2022年的销售额,我们采取预测的方法,得到的销售额数据,依此数据,目前Albaugh位于全球农化业务的第9位。

10妞发姆 其前身是Fernz公司,为新西兰化肥公司,1982年收购了Nufarm 65%的股份,1987年获得了全部所有权。此举为新业务在澳大利亚作物保护行业的制造和分销能力提供了重要的影响力。目前,亚纽发姆公司是一家农药销售额位于全球前10位的大型跨国公司,总部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公司研发、生产和销售机构遍布全球主要地区,在100多个国家销售产品。2022年公司销售额达到26.85亿美元,同比增长17.30%。

11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9年,2002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先正达集团中国(SGC)旗下植保领域成员企业,全球最大的拟除虫菊酯原药生产制造商。旗下拥有中化作物保护品有限公司(含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江苏优嘉植物保护有限公司、江苏优士化学有限公司四家全资子公司。公司具有完整的研产销一体化运营体系。产品研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工程转化能力、HSE管控能力居行业领先水平。公司是多家跨国公司的核心供应商,产品远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2年,公司销售业绩为158.10亿元,位列全国农化行业第二名。立足SGC平台,扬农股份将积极融入先正达体系,不断提高在先正达供应链中的服务能力,为SGC贡献积极价值。同时将充分发挥研产销一体化优势,全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立志将扬农股份打造为“行业领先、受人尊重、科技驱动的创新型农化企业”。

12山东潍坊润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5年6月,总部位于山东潍坊滨海新区,市场团队位于山东济南,在山东济南、山东潍坊拥有研发团队及2处研发中心,在山东潍坊、山东青岛、宁夏平罗、南美阿根廷、欧洲西班牙拥有5处制造基地。已在境外设有60多个下属子公司,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并正在积极持续地进一步完善全球营销网络。

企业作物保护产品出口额持续多年排名全国第一,2022年度作物保护产品销售额达到144.60亿元,位居全国第三位。公司已通过海关AEO高级认证,先后获得“中国农药出口额30强”、“中国农药制造业100强企业”、“中国农药创新贡献奖”等各类荣誉称号。公司始终心无旁骛专注于作物保护领域的全球深耕,“成为全球领先的作物保护公司”是公司的愿景。作为一家中国本土诞生的跨国作物保护公司,公司正积极推进以实现“全球中国造到中国品牌全球化”。

13中农立华中农立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以中农集团为控股股东,在完整承继中农集团农药(含原药和制剂)流通平台资源的基础上,于2009年发起设立的专业从事农药流通及植保技术服务的股份公司。自成立以来,公司一直专注于农药应用技术、植物保护技术及现代流通服务技术的探索和研究,通过市场化运作手段,整合行业上下游资源,致力于构建以植保技术服务为中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集产品、服务、信息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依托中农集团农药流通平台长期积累的服务资源与经验,公司建立了覆盖全国主要粮食产区的仓储配送和销售服务网络。

企业凭借强大的品牌优势和流通管理能力,公司与巴斯夫、拜耳、先正达、科迪华、爱利思达、三井化学AGRO株式会社、日本农药株式会社、日本曹达株式会社和日本住友等著名跨国农药企业以及江苏扬农、山东海利尔、山东先达、山东绿霸、清原农冠等国内知名农药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构建了品种齐全、结构合理、覆盖面广的“一站式”农药供应平台。目前经营的农药产品超过300种。2022年公司销售额达117亿元,国内位居行业第四位,全球位居13位。

14连云港立本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始建于1965年,为国家定点生产农药的大型现代化企业,目前拥有多个农药生产基地,总占地面积8000余亩,建成并投产农药原药20余种形成20万吨产能。公司精于发展原药的同时,更是注重农药制剂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建设4个制剂生产基地,购置国内领先的智能化生产线,目前已经具备15万吨制剂产能。公司秉承产品精细化,生产智能化,效果品质化的发展理念,产品深得广大农民的信赖。

目前企业产品涵盖三大系列,其中除草剂系列:草铵膦75000吨,草甘膦50000吨,莠去津、莠灭净、扑草净、特丁津等三嗪类100000吨,硝磺草酮10000吨,烟嘧磺隆5000吨。杀虫剂系列:烯啶虫胺1000吨,毒死蜱20000吨,辛硫磷6000吨。杀菌剂系列:嘧菌酯5000吨,吡唑醚菌酯3000吨,稻瘟灵3000吨。公司拥有国内较长的产业链优势,为产品的品质提供充分的保障,为产品的市场竞争保驾护航。

目前公司产品产销量、质量名列国内前茅,跻身“中国农药企业十强”,2022年企业销售额为104.9亿元,攀升至行业第五位。企业依托原药优势,秉承“高效、低毒、环境友好”植保理念在制剂领域精准研发、精细生产、精耕细作,目前拥有制剂产品100余种,成为广大农民的口碑产品。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立本公司成为农资领域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成为植保领域的专家,更是成为农民服务的典范。

15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3年,于2008年7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公司总部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拥有四川绵阳、江苏南通、四川广安、湖南岳阳、河南鹤壁、湖北荆州六个生产基地,员工4000多人。

企业主要从事高效、安全类农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三大系列共30余个原药、100余个制剂品种以及部分化工中间体。产品出口美国、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与美国陶氏、德国拜耳等多家行业内国际顶尖农化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四川省功能杂环化合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杂环农药工程实验室以及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并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农药生物活性检测基地,能够同时开展新农药创制、小试、中试、试生产、制剂开发以及生物活性评价等各项农药原药及制剂产品创新研究工作。

企业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公司成为继美国陶氏后全球第二家成功掌握吡啶类化合物催化氯化系统集成技术的企业,并成功掌握草铵膦合成的关键技术,是国内大型的氯代吡啶类除草剂原药和草铵膦及精草铵膦原药生产企业。2022年企业销售额为101.4亿元,攀升至国内行业第七位,全球排名为15位。

16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创建于1965年,2001年上市,位于浙江建德,属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化工500强、中国氟硅行业领军企业、中国石化行业民营企业百强、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百强等。新安主营作物保护、硅基新材料两大产业,其中作物保护形成了“中间体-原药-制剂”一体化发展模式,涵盖种子种苗、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作物营养等完整的作物保护体系,完成3500余个项目登记。

近几年,公司植保业务向着多品种以及延长产业链等方向布局,2022年农化业绩达95.96亿元,其中,农化自产产品业务收入达74.38亿元,农化贸易产品业务收入达21.58亿元,公司农化销售额位居全球第16位。

17安徽广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一家农药原药、农药制剂及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二个主要生产厂区,分别位于安徽省广德市和东至县经济开发区(原香隅化工园)。公司是美国FMC、科迪华公司战略合作供应商,与德国汉姆、日本曹达公司、台湾兴农公司等国内外知名农药公司长期合作,产品70%出口欧美、东南亚等地区。

2022公司为中国农药销售第8名,销售额达90.62亿元,位居全球农化第17名,公司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标准化示范企业、省级绿色工厂、安徽省AAAA级信用企业。公司于2015年5月13日在上交所成功上市。公司的主导产品是农药和以光气化产品为主的精细化工中间体,杀菌剂有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除草剂有敌草隆和草甘膦等,中间体有邻苯二胺、水杨腈及其他医药中间体。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和敌草隆产品的产销规模、出口量及出口创汇额均居国内同行业前列,其中多菌灵、甲基硫菌灵、敌草隆生产能力全国第一,草甘膦为国内重要生产商之一。公司近年的发展已经凸显了六大优势:市场和品牌优势、光气资源优势、产品规模优势、完整的产业链优势、清洁化生产的环保优势、完善的区位配套和产业群优势。

18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4年,座落于汉明妃王昭君故里-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境内,是一家以磷化工系列产品和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公司于1999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通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精细磷酸盐生产企业之一。公司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先后开发出食品级、牙膏级、医药级、电子级、电镀级、工业级、饲料级等各类产品15个系列591个品种,是全国精细磷产品门类最全、品种最多的企业之一。

公司持续推进磷化工资源和企业的重组整合,在国内率先建立起“矿电化”运行模式,实现了磷矿全部自给,电力自给率达50%以上。近年来公司大力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通过跨区域重组扩张,先后在湖北兴山、宜昌、宜都、远安、神农架、保康、襄阳、河南、贵州、江苏、新疆、内蒙古等全国8个省建立规模化生产基地,基本形成了在全国同行业的主导地位。公司草甘膦合成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综合单耗跃居行业前列。

公司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先后在美国、德国、巴西、阿根廷、越南、中国香港等地设立营销平台,通过欧洲化学品Reach等资质认证,同陶氏、SK海力士、可口可乐等多家全球500强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营销网络遍布亚欧美非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草甘膦产能达23万吨,泰盛化工16万吨,内蒙古兴发和内蒙古腾龙各5万吨,是国内草甘膦产能最大的企业。2022年草甘膦系列产品业绩达86.70亿元,同比增长21.72%,全球排名为18位。

19北京颖泰嘉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初创于2003年,2011年与华邦健康换股吸收合并,2015年10月在新三板挂牌(证券代码:833819证券简称:颖泰生物),2016年入选新三板创新层,2020年7月27日正式挂牌新三板精选层。2021年11月15日成为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

公司是以研发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先导的农化产品供应商,主营业务为农药原药、中间体及制剂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GLP技术服务。公司秉持“担当、创新、协作”的核心价值观,以“让农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为使命,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创新,已形成品种丰富、工艺技术较为先进的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三大品类百余种高品质产品,业务遍布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服务于ADAMA(安道麦)、SYNGENTA(先正达)、CORTEVA(科迪华)、NUFARM(纽发姆)、LANXESS(朗盛)、BASF(巴斯夫)等众多全球知名大型农化公司,并与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品与技术合作关系。2022年公司销售额达81.61亿元,公司农化销售额位居全球第19位。

20福华通达化学股份公司(简称“福华通达”) 成立于2007年。公司现有员工2500余人,年产值上百亿元,产品远销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有17个分支机构,连续三年位居中国农药出口前三名,也是四川省的出口大户之一。

公司主要从事草甘膦等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公司已跻身中国化工企业100强,其中草甘膦产能为15万吨,2022年公司农化业务为73.99亿元,处于全球农化第20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全球农药市场研究(ID:CHINA-PESTICIDE),作者:吴江 杨益军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