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将实行农药进口配额 俄农药市场投资吸引力将彻底消失?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近日俄罗斯农业部提议对本国农药进口实行配额限制。4月底,商务部致函工业贸易部,表明了相应立场,供经委关税与非关税监管、外贸保护措施分委会会议审议。

近日全俄公共组织″Business Russia″代表与俄罗斯总统Vladimir Putin会谈,提出对俄罗斯植保产品进口实行配额的问题。一名与会者要求总统通过配额限制农药进口,以支持俄罗斯的国内企业。普京表示支持这样的建议和实施,但将通过相关机构(尤其农业部)来解决。

据该文件,农业部对农药进口将2023年10月1日至2024年4月30日期间的配额设置为1.5万吨,拟对主要农药类别设置单独指标,包括需求量较大的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

农业部表示,配额将主要分配给长期开展农药业务的企业,他们长期与可靠的外国制造商合作,且不从事假冒产品的进口。拟议的配额规模将基于俄罗斯过去三年农药进口的生产量和消费量。2022年,俄罗斯农药消费量约23万吨,其中大部分(11.88万吨)由俄罗斯国内生产商提供。从国外进口的农药(7.12万吨)约占三分之一,占总量的30.9%,另外4万吨由国外制造商依据税收在俄罗斯境内设施中生产。

俄罗斯农业部提出施行农药进口配额的必要性:

1、首先,对农药进口实行限制将确保俄罗斯国内工厂的负载量,并将刺激俄罗斯建设新的农药生产设施,促进活性物质的本土化生产、增加对其他国家的出口。该措施将有助于俄罗斯国内生产商的产能利用率从2022年的46%提高到2025年的77%,并确保到2026年稳定在90%。俄罗斯国内工厂(尤其位于莫斯科、伏尔加格勒、图拉、梁赞、利佩茨克、列宁格勒、特维尔等地区)可充分满足国内市场对各种农药的需求。如果出现突发情况或与农药使用增长相关的紧急事件,则应依靠本国供应商加以解决。

2、其次,配额限制将显著增加各级预算的税收。俄罗斯农药制造商是该国的主要纳税群体。2022年,他们向各级提供了约450亿卢布的税款。

3、第三,引入配额将总体上减少对俄罗斯的安全威胁,减少对外国供应的依赖,并保护该国的所有农作物。

预计2023年,俄罗斯全国农药消费量增长将达24万吨,2025年达27万吨。引入配额不会因为俄罗斯国内生产商导致市面上货源短缺,并将对外国公司在俄罗斯的生产转移收取费用。此外,农药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引入配额不会造成农民的植保产品价格上升。

2022年,多重因素极大改变了俄罗斯农药市场格局:

1、中国活性成分价格大幅下跌。

2、由于俄乌战争和随后制裁带来的相关问题,农民难以出售作物,特别是小麦和豆类,采购价格低于2022年的生产成本。

3、主要来自中小型企业的很大一部分种植者破坏了该州的Saturn农药追溯系统。

4、春末,由于俄罗斯全国各地的低温,主要田间工作被推迟了一个月及以上。

5、从年初到6月1日,农药需求和销量平均下降了至少40%。

6、由于售价的大幅下降,大量消费者取消了先前签订和支付的合同。

7、由于跨国公司从信贷系统突然过渡到100%分销系统,分销网络的财务状况恶化。

8、主要农药供应商和生产商陷入恐慌,产品售价一再下调

9、负利润率的农药交易开始转向信贷业务

10、俄罗斯生产商因低价销售产品而遭受巨大损失,并面临与整个金融市场不兼容的现金缺口,被迫将生产能力保持在平均30%,销售仅占项目产能的15%。

11、俄罗斯农药市场面临2024年崩溃的威胁。

因此有两种选择方式:

  • 市场自由化加剧竞争,刺激与中国和印度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以优质和低成本的农药促进市场饱和。
  • 市场的最终关闭和向经济动员过渡,这是俄罗斯生产商长期以来谈论的话题。

决策者似乎选择了第二种,导致可能会产生以下情况:

1、每年高达15,000吨的进口报价,意味着将强制减少至少4-5倍的进口份额,以支持更昂贵的俄罗斯本土产品。

2、为获得配额而展开的竞争,将为那些通过不透明标准登记的进口商创造腐败的机会。

3、俄罗斯农药市场的投资吸引力将彻底消失,在登记方面投入大量资金的中国和印度的外国公司,实际上会失去向俄罗斯进口制剂的机会。

4、农药加权平均价格将上涨到计划价值的两倍,并增长到可接受的价格,以保持农产品的成本。

5、非法市场将有机会占据合法进口商留下的利基市场,占俄罗斯市场的30%,约7亿美元。

6、以进口成品制剂为目标的进口商将不得不选择重新登记或当地生产,由于俄罗斯缺乏透明度、没有形成制剂市场,这将需要额外的时间和资金。

7、如果制剂的进口配额在俄罗斯缺乏估算的市场,可能导致俄罗斯出现小型制剂生产。

8、俄罗斯市场100%依赖有效成分的供应,缺乏来自中国和印度的有影响力的企业,这不仅没有保护俄罗斯农药市场,反而使其依赖性更高。

这种以发展当地农药生产、消除对国外原材料依赖的借口进行行业非市场化发展,而不发展俄罗斯化工业的情况,将导致缺乏适当的市场发展以支持其重新分配给现有垄断企业。如果以上情况失败,生产设施和整个市场可能随后国有化。如果采取非市场机制的战略,则不能抱有过高期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世界农化网(ID:AGROPAGES),作者:AgroPages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