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0个!我国地标农产品14年来累计增长29倍,果品类占比最多

2008年7月1日,农业部发布首批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公告,最终包括山东章丘大葱在内的121种农产品上榜。它们来自全国11个省份51座城市,共涵盖12种品类。

经过十四载的更迭,我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在产地上更加丰富,种类愈发多样。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3510个地标农产品中,产地已涵盖全国31个省市341座城市,品类扩增至22种品类,其中茶叶类、水产动物类和药材类的地标农产品比重大幅提升,与2008年相比,占比从首届的仅6%提升至目前的21%。

 

 

从品类上看,果品类、蔬菜类、肉类产品类是地标农产品数量最大的品类前三甲,相应的地标农产品总共有1988个,占整体规模的57%。尤其果品类,从2008年至今,一直是地标农产品最庞大的品类,前三大果品苹果、西瓜和葡萄共有地标农产品187个。
 

从单品上看,大米、苹果、西瓜、葡萄、小米的地标农产品数量居于前五,是最容易诞生地标农产品的五种农作物。其中最大单品是我们的日常主粮——大米,全国目前各类大米地标农产品总计有85种之多。它们星罗棋布地分布在全国21个省59座城市中,从时间与空间上展现出我国农产品的多样性:北有产自哈尔滨的阿城大米,早在800多年前就有生产;南有广东所产的恩平大米,依托现代农业科学不断改良育种,可谓玲琅满目,各有特色。
 

2022年,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强调通过实施保护工程,使得到支持的地理标志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产品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显著提高,有效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形成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产业振兴的样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春藤网(ID:gh_0942158940fd),作者:春藤网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