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种地可抓头尾,中间交给农机人干

继中铁十四局种地的信息爆红后,近期二十一局种地的老新闻也冲上热门。官网显示:11月25日,中铁二十一局在兰州总部召开现代农业工作推进会,全面贯彻落实中国铁建战新产业研讨会暨经营工作推进会及战新产业推进会精神,总结现代农业工作近期开展情况,研究部署下一阶段转型发展重点工作。会议要求,对集团公司转型发展现代农业要有更高认识和坚定意志,积极转变思想,摒弃以“工程项目”思维开展现代农业的惯性思维;要以发展方向确定项目,不能因项目决定公司定位,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建立集团公司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值得注意的是,中铁11-25局属于中国铁建(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而1-10局属于中国中铁(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当前研究种地的有关局和搞采棉机的铁建重工(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于前者。

当前资本下乡的主要目的是圈地,即通过合理合法的手段掌握可以规模化生产的地块,开始经之营之。至于种地的收益问题,那是后话。毕竟,种地是门技术活儿,能力培养需要时间。同时,应该注意到资本下乡与现代农业是一体两面的,会有利于解决小农户干不了、干不好的若干局限问题,进入全面的现代化生产。因此,从农业生产的角度讲,应该热烈欢迎更高效率的主体进入赛场。

笔者认为,中铁种地可以发挥优势做好头尾的重点工作,中间环节的活儿可以由农机群体承办。

第一,中铁抓好头尾儿。何谓之头尾?头者,规模化、土地连片是也。尾者,农产品贸易流通是也。像前面中铁十四局经营的1.4万亩土地来源于山东华澳大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这是由山东高速集团控股的国有混合所有制企业,成立于2017年12月,注册资本5亿元,总部位于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山东省东营市。在土地归属农村集体所有的条件下,当前掌握连片土地的有村集体及国有性质企业等组织,热烈欢迎既有资金实力又有国资背景的中铁承包经营,而大型资本种地必然需要规模化,两者相得益彰。同时,在有一定种植规模的条件下,中铁的实力又足以对接农产品的需求方实现订单生产、批量供给,把握渠道红利、掌握一定话语权,这又是小农户、中小规模种植群体所不具备的强大能力,有利于破解小生产、大流通的利益格局。

第二,过程交给农机人。机械化生产是农业生产的必由之路,不管是什么资本种地,都需要农机。当前,农机人正是农业生产中的工程兵、机械化部队。对于中铁来说,如果有想法购置先进、高性能农机先服务自己、再对外服务也是好的打法。如果想轻量化上阵,也可以直接把机械化生产的活儿外包给农机人负责。不无骄傲地说,在规模化、集约化种地方面,农机人属于“善之善者也”,耕种收一条龙玩的很好。同时,斥资购买农机设备的专业组织,正需要作业服务的大订单,两者一拍即合。近年来,农机行业也涌现出了一批专业服务于千亩、万亩种植大户的农机人,卡在了资本种地的节奏上。难能可贵的是,专业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远不止农机作业这么简单,而是通过多年的经验、教训较好地掌握了实用的农业技术,正好可以补足非农业领域资本种地的技术空白。

同时,科技改变世界,农业也是如此,无技术、不种地。对于非农业领域的大型资本来说,必须寻找合作单位研究作物科学、智慧农业等内容,尤其当规模化到一定程度后必须科技赋能。

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对于农机人来说,也要主动思考如何更好地服务资本种地,抓住机遇、躬身入局,实现更大发展。是不是放低身份,咱给资本打个长工。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