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乡村振兴背景下现代农业创新的优化对策分析

摘要:目前,中国的农业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的经济发展需要,在发展上陷入瓶颈,农业的创新能力还比较滞后,创新机制不健全。在中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创新现代农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中国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现代农业创新;乡村振兴;对策;科技创新

中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多样化和多元化,农业结构得到进一步的调整与优化,现代农业的规模不断发展扩大。然而,目前,中国的现代农业改革仍然处于困境之中,现代农业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下创新发展的需要,这些问题阻碍了现代农业的革新。如何补齐农业创新短板、聚集农业发展要素,以促进乡村振兴和现代化农业的持续优化发展,是广大业内人士需要考量的问题。

1、现代农业创新与乡村振兴的研究

乡村振兴研究渐趋充实,研究的热度仍在不断攀升,与之相关的领域也日益多样化。从研究角度来看,关于“发展路径”“有效衔接”“县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等问题已经展开了较为集中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结果。就有关政策而言,学界对“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等问题的研究力度较大,从政策关联的角度对农业创新进行了系统性分析[1]。

2、中国现代农业创新与乡村振兴的发展现状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粮食安全问题备受关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持续增加,2021年中国粮食生产达到了创纪录的13657亿斤,巩固了粮食安全基础。

2.1  现代农业革新使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

在中国的农业生产中,科技创新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20年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达到了60.7%,科技逐步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农业科技进步的带动下,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粮食总产量和单产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与此同时,科技进步又对农业现代化起到了促进作用,到2025年实现农业机械总功率不低于11亿千瓦的目标,加速推进全过程、全方位、高效率的农业机械发展[2]。

2.2  以现代农业改革促进农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革新发展现代农业,有助于实现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中国由单纯的种植业转向多元化、综合的现代化农业。2022年,全国粮食生产总量为13731亿千克,比上年多74亿千克,增幅0.5%,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此外,畜牧业、渔业和林业的产值也在不断增加,这表明中国农产品的总体质量在提高,品种不断优化,更具产品特点、环保性,更贴近人们的健康需求。从总体上讲,农业生产结构正在转变和升级,整个农业生产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

3、中国现代农业创新存在的问题

3.1   政府对农业创新的财政支持力度小

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发展,把农业发展水平看作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业又快又好地发展的农业政策。2008年之后,国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的研究与应用给予了更大的关注,对农业科技的投资由73.5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463.33亿元。另外,国家对农业农村科学研究工作给予了很大的关注,投资了13.4亿元人民币,用于改进和完善农业农村实验室的实验设备和设施;在全国农业县投资26亿元,推广农业科技成果,与地方政府合作,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地方农业技术推广系统也在逐步建成,标志着中国正逐渐步入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新时代。

3.2   农业经营主体缺乏创造性

目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都是中国目前农业创新的主要力量,并且呈现出多样化的创新方式,但是,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仍然无法支持现代农业创新发展,农业发展仍面临着不少问题,比如,创新主体的研究结果无法运用到具体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去,创新手段比较单一,创新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3.3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

目前,中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40%,比发达国家的70%~80%要低得多。在这些研究中,只有约30%的研究成果能够被推广,并用于到农业生产中,这就造成中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很低,而且,不同区域之间的农业科技成果资本化程度也是不平衡的。在资本、规模等方面,现代农业企业更多地采用了农业科技成果,而农民的相关投入明显不足。

3.4   缺少现代农业创新的支持手段

良好的平台建设是政策行为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有较为完备的支持措施。当前,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等以成果转化为主的辅助手段,不能保证创新成果的成功运用,缺乏后续的保障,而且,有关人员的知识水平不高,创新的观念也比较落后。但是,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对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4、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的优化路径

4.1   构建中国农业科技革新体系

为实现现代农业的创新与发展,需要建立一种新的农业革新制度与架构。创新主体要分工明确,各施所长,合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政府要完善相应的政策与规划,指导、扶持农业科技创新;企业要增加研究与开发的投资力度,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科研机构应加大基础与应用研究力度,为科技支撑;农业经营主体、农户应积极主动地参加农业生产活动,强化技术应用[3]。

4.2   增加财政扶持力度

科学技术的影响极其深刻,因此,必须加强农业科学研究的投资力度,持续提高其使用效率,推动农业科学研究的进步和农业技术的革新。相关数据表明,目前中国农业生产总量中仅占到了农业研究的0.2%,因此,国家应该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增加投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为现代农业创新创造一个有利的发展环境。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新时期的时代特征,确定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领域与突破口,将研究资金以不同的比例进行优化配置。

4.3   提高农业创新主体的素质水平

在农业创新中,人是关键的因素,所有的农业生产过程都需要人来完成,而从事农业科研的人员,其研究能力、知识储备、道德涵养等都将对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发展产生长期的影响。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农业科研人员的建设,在思想上、文化上都要积极地对他们进行教育,着力打造一支具有高素质的研究团队。

4.4   健全有关农业技术革新的体制与法规

在国家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和政策指引下,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以此为基础,主动促进农业的创新发展,制定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新法规,加强农业改革的法制保障;通过出台完善的配套政策,构建有效的激励体系,增强农业科技创新的动力。农业革新的表现与效率如何,还需要一个评估机制加以检验,进而增加成果转化率,着眼于市场和国家政策,要建立一套新的农业创新技术评估体系,并将其与新的创新主体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推动优质现代农业建设。

5、结语

目前,中国“三农”问题已经基本上得到解决,其中,农业科技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坚持改革,才能形成一种强有力的合力,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在新的发展阶段中,既有新的问题,也有新的机遇,未来仍需不断探索新的思想与方式,不断地在农业创新上下功夫,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更多的积极因素。

 

参考文献:

[1]刘旺霞.乡村振兴背景下“云养殖”创新模式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J].当代经济,2023,40(12):41-47.

[2]施玖玖.共同富裕背景下农业科技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J].智慧农业导刊,2023,3(23):176-179.

[3]马慧敏,刘一凡,李涵,等.全面乡村振兴下“数字普惠金融+农业产业链”创新机制与路径研究——以丰县牛蒡产业为例[J].中国农业综合开发,2023(11):50-54.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