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八部门推出《“两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开放发展行动方案》

日前,北京市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银保监局、北京证监局、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印发《“两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开放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旨在深入推动“两区”建设绿色金融领域改革开放, 加快建设全方位服务研究决策和市场运行的全球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

据了解,北京“两区”是指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实施范围16410.54平方公里,覆盖北京市全市域。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范围119.68平方公里,其中,科技创新片区31.85平方公里,国际商务服务片区48.34平方公里,高端产业片区39.49平方公里。同时,北京还拥有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兴机场片区(北京大兴)9.97平方公里。

《行动方案》提出了四个方面共22项具体任务:

一是完善绿色金融市场功能。包括推动金融机构绿色转型, 提升绿色项目信贷服务能力,支持绿色债券融资,促进发展绿色投资,推动绿色保险发展,提升绿色金融产品创新能力,引导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推动绿色交易有序发展,加强城市副中心绿色金融资源布局。

二是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和绿色城市建设。包括推动金融精准支持产业升级,强化对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的金融支持,加大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参与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推动绿色生活方式变革。

三是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包括推动绿色产业国际投融资,建设国际绿色智库,深度参与全球绿色金融治理,高水平举办绿色金融论坛。

四是完善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包括加快建设绿色项目库,推动金融科技赋能绿色服务链,探索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绿色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机制。

据了解,北京绿色金融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截至2022年6月底,北京辖内主要中资银行绿色信贷余额1.58万亿元,同比增长24.54%,高于各项贷款同期增速17.98%;2022年上半年,北京地区非金融企业发行绿色债券超1000亿元,占全国总发行量近40%,居全国首位;截至2022年6月底,碳市场各类碳排放权交易产品累计成交9393.64万吨,成交额30.37亿元,试点碳配额成交均价稳居全国第一。全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上市公司注册在京12家,居全国首位。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围绕支持绿色低碳发展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北京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发挥金融在支持首都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加快推动“两区”建设改革开放,研究出台《行动方案》,有利于切实提升绿色金融服务水平,为金融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科学应对气候变化贡献“首都经验”,为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供有力支撑。

据悉,下一步,北京市将紧抓“两区”建设重大机遇,服务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加强各部门联动,推动北京绿色金融规范健康发展,着力打造全方位服务研究决策和市场运行的全球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