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育种者视角,什么是最理想的种业?以种业视角,需求什么样的育种者?

原打算写一篇关于“河南夏玉米不同组配模式,在喇叭口期抗倒折分析与探讨”学术类值日文章,分析和探讨。因近期,几个要好朋友与我聊天诉说出他们目前遇到的困惑焦虑、失意等让他们心力憔悴。他们当下所遇到困惑,或许是我,也或许是你,也可能是今后每玉米育种从业者会面临的。思索再三,我决定写一篇关于“对种业与育种者关系的看法”值日文章,站到双方视角,希望种业和玉米育种者,理性看待彼此关系和需求点,只有相互了解、理解、支持,才能找到最佳结合点,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共创种业辉煌,如有不妥之处,希望各位前辈们、老师们,多多批评指正。

一)以种业视角,需求什么样的育种者?

1)有责任心,保质保量完成工作

种业需求强责任心强的育种者,对科研育种目标和节点要明确,不拈轻怕重,遇到困难和问题会想法克服,不推诿且能正确看待工作中出现问题,为种业能多做“实事”,跟随种业不断自我提高和进步。

玉米育种,容易受季节、环境、人为等条件影响,一年内可种植选育次数有限,稍有不慎,一错就是一年,甚至好几年的科研心血全化为乌有。只有责任心强的育种者,才能保质保量完成工作。

种业不需要难以实现的“理论者”,种业需要的是全能的育种者,要有丰富的育种实践知识,还要对农业气象、植物栽培、植物病理、田间管理、人员管理、人才培养等,都有着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只有全能育种者,才能圆满完成科研育种各项工作,还可以为种业持续培养和输送人才。

2)德行兼备,职业素养高,维护种业利益

种业需要德行兼备育种者,言行举止大方得体,品德高尚,做事有原则,做人有底线,懂感恩,能回报。

育种者要有良好的职业操守,不能为了一点点利益去损害种业或同行育种者的利益。比如:个别育种者非法盗用育种同行的自交系,损害种业同行利益;个别育种者拿着种业研发资金,选育出的优良自交系、组合或品种,偷卖给其它种业公司,损害所任职种业公司的利益;个别育种者品德败坏,恶意抹黑种业或育种同行,造成负面影响。

玉米育种作农业育种的一个分支,是造福万民、积功积德的高尚职业。因此,想做育种,先学做人。

3)忠诚种业,低薪高能

 种业需求忠诚于公司的育种者。有近半的育种者,是种业花费很大的精力、时间、物力、财力从零培养出来的。在这里面,只有极少数育种者,在种业大力支持下,又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成为行业的尖端人才,成为种业不可缺少的左膀右臂。

种业培养的育种者,在未做出一定成就前,拿到的薪水一般会低于同行很多,这点是可以理解,毕竟,种业培养你的花费的成本是远远高于你自身价值。拿低薪做大量的事,久了,育种者容易心生不满。坦荡豁达的人会和种业进行良好沟通,说出需求,即使种业无法满足需求,也会感念种业当初培养自己所做的付出,继续留在种业尽职尽责工作,等以后有一定成就,种业会提高待遇;自私狭隘的人,开始动“歪脑筋”,做法也有差异,在此不多叙述;还有一种另谋高就,凭借一身本事在新公司拿到高待遇,现实却是,你想在新公司获得信任和重用,还需做出很大努力,并且还要一定时间才可实现。

越来越多种业意识到育种工作和育种人才的重要性,为了防止人员流失或职业操守不当而造成重大损失,该岗位一般会选用“亲或熟两种人”。这两种人相对比“生人”可靠,一般不会轻易做出损害种业自身利益的事,即使要离开种业,也会完成正常交接手续。

当然,也有一些种业老板,大格局、善识人、信任人、敢用人,前提育种者是“千里马”,值得被赏识和重用。因此,对有理想、有抱负、无人脉的育种者,想要获得认可,要踏实学习,努力工作,安分守己,德行兼修,忠诚种业,这样的人才,终究有一天会被发掘、赏识和重用,实现自己理想和抱负。

4)共进共退,快育良种,能帮助种业获取更多经济效益

在《农业发展与金融杂志》上看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经营玉米的种业公司5000多家,有一定规模,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1800多家。从种业规模上看,我国种业普遍以中小企业为主,缺乏国际竞争优势,“内卷严重”。2022年,我国种业研发人员数量排名前种业,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2822人、457人、244人、213人、162人,与国际种业巨头科研团队上万人的大规模相差甚远。这些种业主营业务以国内市场为主,导致很多中小企业勉强维持生计,发展艰难。

一些目光长远的种业,意识到科研育种的重要性。在对外合作品种,同时也组建自己的育种团队。中小型企业育种团队8-10人就属于大规模,普遍以3-5人居多,甚至个别种业只有1-2人,科研育种属于“烧钱不一定有回报的长期投资”,科研团队人数主要取决于种业经济实力和战略眼光。对外与高等院校、知名科研院所、国内外种业、民间育种家等合作,对外合作好处,能快速买到好的品种或组合,迅速投放市场。弊端也明显,优劣很难把控,需要种业去挖掘和规避。种业组建研发团队,是一种长期战略,好处是种业可根据自身需求来制定育种目标,通过数十年或几代人努力,实现商业化育种,培育出具有自主特色的品种。弊端是周期长,经济持续性投入大,投资不一定有理想回报。有自主研发团队的种业,最大的好处是不会被外界“卡脖子”,走的更长远。未来对外合作+自主研发,两条腿走路的模式,将成为种业发展趋势。

种业希望育种者与种业共进退,用智慧和努力,快速选育出让种业能转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好品种。只有种业持续性盈利,育种者才会有平台施展才华和抱负!

二)从育种者视角,什么是最理想的种业?

1)渴望企业对育种所从事的工作环节有一定认知

玉米是喜热作物,生育期100-120天左右。从播种开始,中小种业的育种工作都比较忙碌,前期需抓出苗、提升管理质量、关键数据调查,中期需提高套袋与授粉质量,后期需严把关与评选、收获测产、数据综合整理与分析等。玉米育种,在工作性质上,加班加点是常态。育种家们,虽不全参与整体工作,但对一些关键的节点会主持进行,比如:播种计划制定、套袋与自交、测交和改良计划制定及实施、关键性状数据调查、田间评选、数据整理与分析等,这些是最劳心劳力的工作。因此,我们所见到的育种家或重要岗位任职的育种者,往往都是早生白发!

对于有责任心的育种者,在工作中的每个环节点,都认真对待,确保不出错。育种者整个季节都要面临高温35℃左右天气,特别是在套袋和授粉时,和天斗,和时间赛跑,身体出现不适时,全靠喝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品。这样的套袋授粉紧急工作,一茬要忙15-20天之久,有的一年忙2茬,有的一年忙3茬,甚至有些种业一年种植4茬,对育种者身心都是一种大的考验,需要脑+体同付出,才能圆满完成的艰巨任务。

因此,在育种工作关键的节点,育种者希望种业能体谅工作的不易,若非是有紧急事情,请先让育种者忙完手头紧急和主要的工作。如果遇到紧急事情,请根据工作情况,酌情考虑育种者完成时间。

2)让种业知道价值点

当种业遇到瓶颈期或出现困难,会“降本增效”,对员工裁员或动刀,不慎,会变得一团糟。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因为他们裁掉或动刀的都是真正干活的“牛”,留下的是一些能吹、会吹的“高手”。首先,育种者往往最容易被动刀,原因是科研育种“烧钱”,育种者们整天在地里埋头苦干,性格耿直,不善于“表达”,在种业中只知道做工作而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是最不受待见的和最容易忽视的存在!经常田间工作或经常出差去异地工作,有些种业的育种者已工作好几年,高层只知其名却不知其人,更不知所做工作内容和价值,你不挨刀谁挨刀!这些“牛”,不是那种“会哭的孩子”,安分守己,任劳任怨的完成工作。而整天在领导层面前晃悠的“戏精”,靠着左右逢源,即使做“面子活”,他们也会“由虚变实”,成为领导们器重的“功臣和重臣”。种业真需裁员或人员工作变动时,要慎重,特别是中小企业,稍有不慎就会伤动脉,让公司运营困难。有时,整天汇报工作的人,可能只是在复述别人的劳动成果。而闷头苦干的人,是干将,可能是种业发展的希望。

育种者既要有真本事做“实事”,踏踏实实做事,还要不断提高沟通和社交方面不足,均衡发展,才能让种业看出你的价值。

3)对育种思路和建议给予肯定

种业往往以市场主流品种来“绝对”扭转育种家的育种思路和走向。每一个组配模式都有优点和缺点,在某个时间段内,天时(生态气候和病害因素)+地利(地域性和耕作模式变化)+人和(人畜和生产加工需求),三者加到一起才能造就一个“优良大品种”。盲目跟风和“猫步式”育种不可取,几年以后品种是出了,但市场有新的变化,该类型品种市场不再需要!几年工作等于白做。

每一位成熟的育种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路,会根据市场定位和手中资源材料,做好最基础的顶层设计育种,把思想融合到该设计目标中。育种家最怕种业决策层急于求成,“一刀切式”更改选育模式和思路。比如让一个正在做大穗、高产、抗病型品种的团队,短期内必须选育出小穗、稳产、抗逆型品种。实现需要一个过程,希望种业理解。

常规大田育种模式,一般 6-8 年为一个周期。顶层设计→种质评选→种质改良→世代选育→优系测配→观察试验→数据整理与分析→完善和改进,是一个周期性循环和再持续性循环的过程,才能选育出优良品种。因此,育种者希望种业想改变或更换新育种模式时,适当听取育种者建议和汇报,并给予相应的理解与支持。

图片

4)把责、权、利合理下放

育种者,希望种业绝对信任,责、权、利要明确且下放。有一些种业,要求育种者写日、周、月、季、年等工作总结,以便于更好的了解育种工作。如果种业管理层,对育种者从事的工作了解不多,那么,会出现一些情况:在田间用心做工作的,多半不会把所做的工作全写出来,踏实做工作的人往往比较专一,做的越多,越不会记得太清。有些,做工作很少,却写出的很多很细,甚至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写成“大工作”,让领导们看了,觉得做的很棒。只看总结,而不看质量、效率、结果的种业公司,很容易用一些不做“实事”的育种者。

因个别育种者,拿着种业的工资和研发经费,选育的出的自交系、组合、品种偷卖给其它种业或同行,种业投入经费、精力、时间,却得不到该有的回报,因而,造成种业对育种者缺乏信任度,更加猜忌和防范。部分种业,为了防范育种家,会安排“自己人”到育种家身边,辅助和监督育种家工作。育种家在工作中受一些制约,甚至一些决策被更改,导致科研工作不能良好运转,影响研发进程。

对于辛辛苦苦培养的助手、学生、下属人员开始有意无意排挤,向公司打各种莫须有的“小报告”,这种情况自古以来都有。这些人想要取代你,是不可能的,除非你综合水平和能力很低,很容易被取代!育种者想要有一番大作为,更应该尊师重道,靠着非正当手段上位或达到某种目的,很容易被行业内所不耻。当你用心协助你的老师和领导做好工作,他们的荣誉和成果你同样会享受,他们晋升时你同样会晋升。反之,今天你用一些不正当手段把他们排挤走,明天你就可能被人用同样的方式离场。科研育种者即使再有“天分”,也需要慢慢学习、积累和验证,中间还要坚持付出常人所不知的努力,才有一番作为。现实中也出现好多类似情况,“领头羊”带着团队由弱走向强,后被为上位的“老二或小三”排挤走。“领头羊”在新地方凭借自身实力依然大有作为!而“老二或小三”却因技术、人品、心胸、付出等方面欠缺,把团队带的一团糟。最后大家怀念“领头羊”在的日子,已回不去了!所以,育种者要做心胸宽阔的“领头羊”,对助手、学生或下属人员耐心的去带和教,要有容人之量,同时还要不断提升自己,有实力、有品德的人在行业内还是很吃香的!对于行业中的“老二或小三”,自身实力不够,认不清现实,高估自己能力,在与“领头羊”不正当竞争时,赢了也等于输了,输更是输的彻底,一定要多读和多理解几遍“尊师重道”才会明了。

一个合格的育种家,要对上年度研发进展和费用开支等做好说明,并对下一年的研发进展和研发经费等需求,做出合理预算,与种业管理层做好沟通和汇报。种业方面,可对研发经费和进展等审核,有疑虑的地方可以提出来,育种家做好解释说明,多一些有效沟通,能消除双方疑虑,确保顺利完成工作。明确育种家的职责,育种家对研发各项进程、经费开支合理性、人员分工等为第一责任人,工作上有绝对权利和权威,享受科研成果带来的相应利益。对于种业安排的人员,育种家不应该排斥,首先要自身作风正,以宽厚心态对待研发团队中任何人,把研发育种的担子抗起来,用心做。时间久了,种业会信任、理解和支持你。

5)健全科研创新奖励机制

玉米育种者工资普遍不高,刚入行的人员更低一些,工作又比其它行业辛苦,从业人员越来越少,如今人才微微呈现断档趋势。只有真正体验过玉米育种工作的人,才会了解育种工作有多么艰辛,玉米整个生育期都面临高温,播种、套袋、授粉、测配、收获,如无特殊情况,要一直坚持到工作结束。冬季要到海南出差,若过年还处于套袋和授粉高峰期,只能异地坚持工作和过年。也许会有很多人提出疑问,为什么不用临时工?每个育种团队都会用临时工的,但,有些工作必须育种者亲自做或带着做,带过团队或带领过人工作过的育种者才会理解,自己做最多身体累一些,带人或带团队做身和心都累。天热时,临时工不愿意工作,团队成员只能自己做。有时临时工工价高,考虑到企业成本,只能团队成员一点点的做。

目前中小种业现状,育种骨干精英,学历普遍以本科为主,这些人能吃苦、不怕累、责任心强,在行业内兢兢业业数十年,才取得一些成就。而,刚毕业的人员,需要经过几年努力、学习、实践才能勉强进入育种门槛。但,行业存在的普遍现象,同一家种业,工作多年的“老师傅、土专家”,为公司做了很大的贡献,工资和收入竟比不上刚毕业的高学历人员!即使他们刚毕业什么都“不懂做”,什么也“不能做”,工资还是比你高!因此,育种者希望种业,正确看待学历与贡献,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位置才能发挥优势,有些最苦和最累的研发工作还这些“老实人、老师傅、土专家”来完成,“高学历人员”未必会做好。当然,有想法,非常努力的“高学历人员”未来的成就会更大,这种人可以说“千载难逢”。作为种业,不“按劳分配”,只会让员工心寒,不利于种业稳定发展。

种业可根据经营状况及品种成果转化收益情况,建立并完善一套奖励机制。种业的科研奖励机制是激发育种者,在工作上积极性和创新力的重要措施,对育种者给予物质奖励是对其工作认可和,科研创新的肯定。奖励机制,不仅让育种者工作价值得到肯定,同时也满足育种者工作成就感,会更大层度的激发育种者的工作热情和对种业的用心付出。

三)如何理性看待两者关系?唯有合作才能共赢

1)理性换位思考,付出才能得到回报

种业就像一条大河,育种者像小河。小河源源不断向大河流淌,不停的奉献自身价值,保证大河水流不断。大河没水小河则干,种业有利润了才能保证育种者有稳定的平台。两者相辅相成,因此,育种者需要多培育优良品种,帮助种业做大做强,成果转化成经济和社会效益,才能有资格去享受相应回报。

2)合作共赢,共创辉煌

没有任何一个种业愿意养闲人,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跟着一个没有发展前景的种业做事。要树立正确价值观,理性看待彼此关系,合作共赢,共创种业辉煌。

种业获得育种者科研创新带来的经济收益后,要对育种者科研创新给予奖励,建立和完善的奖励机制,激发育种者科技创新热情和积极性,健全的奖励机制才能为种业发展保驾护航。

3)理想和现实有很大差距,唯有现实中多努力才能实现理想

最梦想的工作:钱要多、事要少、压力小、没烦恼、离家近。现实却是,生活上处处都需要钱来支撑,最后只能远离家乡,选择陌生的地方工作和生活,以便于获得更多的经济。若是有钱多、事少且离家近的工作,那么就等同于边玩边拿工资,想想都好幸福,谁做梦不想要?但,现实却是一没关系、二没能力,家里没矿,只有一堆烂摊子,年迈父母的看病开销、家人的生活费、孩子的学杂费、人际关系维持的各项开支等等,处处需要钱来填补,如无底洞一般,不见天日,不可自拔!

有理想的人还是很多,并且还一直在不断努力尝试将其变为现实。他们在意的不是钱多或钱少,而是离自己的目标还有多远。他们踏实肯干,想的是怎样做更好,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帮助种业及个人得到提升,与工作相关且与种业利益一致。这些人执着,看重的不是钱,也是为了某时达到,自己曾许下的心愿!比如:11年认识的孙建勋,14年认识的张程,16年认识的罗忠良,17年认识的余潘锁,18年认识的孙国富,这些育种者一直在努力坚持实现自己理想。当然,种业圈还有很多这样的人,只是我的圈子太小,认识的人太有限。

成功的人大多相似,无论经历了多少次失败,经历多少次冷眼和嘲笑,咬牙坚持前行,最终达到终点。在此,祝所有玉米育种的各位老师们,身体健康,心想事成,多育好品种!请大家批评指正。

张任领2024年9月15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