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欣时达生物:仿生培育濒危中药材冬虫夏草,在虫草行业带头实现“智慧农业”

根据定义,冬虫夏草是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和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是一种名贵的中草药材。它似虫似草,却又非虫非草,被人们俗称为“虫草”。

 冬虫夏草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十分严苛,主要分布于青海、西藏、四川等海拔在3000米高度以上的部分高寒地带和雪山草原。再加上近些年火热的“滋补潮”、虫草资源大幅减少、市场宣传等因素,使得冬虫夏草价格几乎与黄金价格持平。 

受高额的经济利益驱使,野生虫草的采集规模及其市场需求也日益扩大。公开信息显示,2020年我国冬虫夏草行业需求量已达224.3吨,随着胶囊粉、口服液等产品的不断迭代更新,虫草的市场需求量还在持续增加。 

在冬虫夏草领域,涌现出了一批创新企业,重庆欣时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欣时达生物”)就是其中之一,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培育仿野生的濒危中药材冬虫夏草。 

近期,35斗采访了欣时达生物的总经理毛先兵博士,他为我们系统梳理了欣时达生物的创业缘起、业务领域与发展规划,仔细讲述了冬虫夏草领域、中药材行业的痛点问题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以品种选育为核心,为三类客户提供虫草产品

欣时达生物成立于2016年,公司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现代农业园区。毛博士告诉我们,公司的核心团队观察到采挖冬虫夏草破坏青藏高原环境的现象较为严重,他们希望能够异地生态养育成功,还青藏高原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

除此之外,彼时已有多家企业研究了冬虫夏草的人工培育技术,但并未实现产业化,而重庆中药研究院走在行业前列。借此契机,团队正式成立了欣时达生物。

图片
公司logo  图源:受访者

成立至今,欣时达生物的人员规模共有40人左右,其中技术研发人员占比25%,通过技术、管理和资本的结合成立了核心团队成员。欣时达生物的主要技术管理人员为毛先兵博士,多年来一直承担着冬虫夏草产业化研究的国家课题,发表了多篇有关虫草的研究论文,拥有多项授权发明专利。 

现阶段欣时达生物专注于生态养育冬虫夏草的研发,其具体产品为冬虫夏草,为客户专业供应高品质的冬虫夏草。公司通过模拟寄主昆虫最佳的野生环境条件来饲养幼虫,之后在幼虫体内接种冬虫夏草菌。 

该技术能够科学地设计土壤掩体,营造出最适合冬虫夏草繁育的生态环境,对虫源饲育过程中的卵孵化调控、幼虫各龄期管理、病虫害防控、种源提纯复壮等关键环节有精准掌控的能力。 

据了解,欣时达生物目前已经培养了一批冬虫夏草仿生培育生产管理、工艺、控制和质量管理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同时也建立了完善的生产质量管理制度,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关生产工艺规程。 

除此之外,公司还建立了研发、技术、工程的创新体系,为机械化和智能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同时,针对虫源也打造了菌种虫种选育、规模化高效饲养幼虫、规范化出草的相应技术体系,通过分子标记技术选定虫种和菌群,确保虫种和菌群的道地性。

图片
欣时达工厂化培育进展  图源:受访者

欣时达生物以技术来驱动公司发展,它以品种选育为核心,自主种养、批发销售与终端品牌并重,以初级农产品的形式为供应药材批发商、个人、电商三类客户提供冬虫夏草,主要以经销和直销的方式进行。 

目前,欣时达生物已遴选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作为一级批发商,如成都华盛堂虫草有限公司、厦门羽燕有限公司等,它们的虫草需求量已达8吨。针对直销模式,公司以卖干草为主,鲜草为辅,同时正在进行包装设计、网店建设等工作,建立了冬虫夏草的垂直电商模式,并计划创造条件适时进入保健品和药品行业。

毛博士告诉35斗,公司的上游合作企业是幼虫食粮供应商,下游合作企业则是药材批发商。除此之外,欣时达生物还与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的“健康养好虫”和“高质量产品形成机理研究”等领域有交流合作。据了解,2021年公司的整体营业收入超900万元,预计2022年营收过千万。

计划对外融资,致力成为行业领先企业

毛博士认为,现阶段冬虫夏草行业存在着产品质量不安全、让消费者不放心、不满意和价格偏高等行业痛点问题。同时,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对产品的需求,对质量的要求是冬虫夏草行业发展最关键的驱动性因素之一。 

因此,保证产品质量,真正做到过程溯源,为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冬虫夏草是行业发展的关键抓手。此外,国家也出台了多项政策,旨在鼓励中药材领域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快速发展,这也加强了多种融资渠道的建设,支持中医药企业成长。 

未来,虫草行业将会呈现出质量为先,价格合理的市场竞争态势。在此过程中,相关企业不断革新技术,降低生产难度,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产品质量是构成其护城河的方式方法之一。

图片
欣时达生产线一角  图源:受访者

毛博士表示,欣时达生物的重点发展方向是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品质提升塑造品牌内涵和品种创新打造未来核心竞争力。公司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如下: 

一是在2年内建成1万平方米的冬虫夏草仿生培育智慧产业园,满足设施现代化、培育数字化、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同时具有年产2吨冬虫夏草干草的能力,产品达到“绿色中药“要求; 

二是第3年起饲养幼虫1000万条,年产冬虫夏草干品重2吨,年销售额1.5亿元;

三是将公司打造为独具特色的行业品牌,成为行业领先企业。 

在采访的最后,毛博士向35斗表达了他一直以来的行业愿景:“守正创新、健康发展中草药和大力弘扬健康事业”。同时他也希望公司能够以10倍的速度扩大产业化规模,通过创新提升和保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创造效益的同时打造品牌,引领冬虫夏草行业发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35斗(ID:vcearth),作者:张玉洁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