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砸钱投农业,高瓴、红杉、IDG等不手软,参与了50亿的大创投

2022年,农业赛道吸睛又吸金。

在政策端,国家把粮食安全提到压舱石地位,大力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在产业端,农业的需求和生产模式正在发生变革,人才、科技等力量加速聚集,传统农业向生物农业和数字农业转型升级。

加之TMT、工业、互联网、新消费等赛道遇到发展瓶颈,投资机会稀缺,不少投资人转向看起了稳定性更强的农业,农业产业活跃度加强,农业科技迎来黄金投资期。

在投资农业的社会资本里,鉴于农业长周期的特性,风险投资机构较为谨慎,农业龙头企业及产业资本一直是投资的主力军,沿着自身业务链条,寻找投资、并购机会,打造产业生态圈。

而今年以来,一些VC机构及投资人关注重心开始从其他赛道迁移到农业,再加上媒体层出不穷的报道,极大提升了农业创投的话题度,让农业投融资看起来一片火热。

关注度之外,VC还为农业带来了真金白银。根据35斗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12月12日,VC参与的农业领域投融资事件共57起,包含48个项目,保守估计2022年VC参与投资的项目融资总额在50亿人民币左右。

因此,在2022年12月16日-17日,在35斗主办、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联合主办的“2022国际未来农业食品百强·杨凌峰会”上,将发布年度投资机构名单。

从57起VC参与投资的融资事件数及项目数来看,第一梯队中高瓴创投、红杉资本、IDG资本的活跃度排前三,力矩中国、食芯资本、熊猫资本等均参与投资了三个及以上的农业相关项目,毅达资本、万物资本、顺为资本参与投资了两个农业相关项目。

图片
(注:此表格仅统计VC参与投资的项目,若有遗漏或偏差,欢迎留言补充、纠正)

VC参与的57起融资事件有何特点?

  • B3轮及以前占比超80%,12个项目融资上亿

从投资金额上看,披露具体融资额度的共25起,总计大约为36.5亿人民币。另外,明康汇和鲜生活冷链披露融资额度为数亿人民币、博瑞迪生物透露融资近亿元、12起披露融资额度为数千万人民币、1起融资额度为近千万人民币、1起融资额度为数百万人民币、15起未披露具体融资额度的金额。而35斗在与一些投资机构交流中得知,一些项目比较低调并不公开披露融资信息,以及一部分投资项目正在交割中。

35斗基于以上情况保守估计,2022年VC参与投资项目的融资总额在50亿人民币左右。

从投资轮次来看,VC投资偏向早期项目,主要集中在B轮及以前,其中种子轮7起、天使轮15起、天使+轮 1起、Pre A轮4起、A及A+轮13起、B轮及B3轮6起,以上轮次占比超80%。此外,还有C1及C2轮融资2起、3起战略投资、6起股权投资。

从融资金额上看,在所有披露融资金额的投资事件中,共有12个项目融资上亿元。其中合成生物材料生产制造商蓝晶微生物融资8.7亿元,是目前今年最大的一笔融资;其次是黄天鹅,融资额度超6亿人民币;排在第三的是绿色环保生物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摩珈生物,融资额度超8000万美元,人民币超5亿。在所有披露融资金额的投资事件中,共有12个项目融资上亿元。

从融资频次来看,今年爱科农共获得3轮融资,黄天鹅、德默特、戒上健康、科腾生物、岚江科技、盈嘉合生均连续获得两轮融资。

图片

合成生物最吸金,融资总额超24亿

与年中统计的结果一致,合成生物、育种及数字农业依然是今年最受VC青睐的赛道。

从融资数量来看,合成生物类企业最受欢迎,共有16起融资事件,包含蓝晶微生物、昌进生物、微构工场、微元合成、德默特、惠利生物等在内的13个项目获得融资;其次是育种类赛道,共有12起投资事件,包含博瑞迪生物、瑞丰生物、齐禾生科、百奥云、中农美蔬、迈泽裕丰等在内的11个项目获得VC助力;第三是数字农业,共有11起投资事件,包含爱科农、麦麦科技、中科原动力、岚江科技、千木知微在内的8家相关企业有VC资本参与。

从融资总金额来看,合成生物赛道同样更为突出,频现高额融资,融资总金额超24亿人民币(未统计没披露具体金额的“数千万人民币”)。其中蓝晶微生物融资8.7亿元,是最大的一笔融资;其次是融资逾8000万美元的摩珈生物;惠利生物融资3亿人民币排第三;此外,微构工场、昌进生物、微元合成、德默特等融资均超亿元。

相较合成生物赛道,VC参与的育种赛道投资额度较小,仅有齐禾生科、瑞丰生物、博瑞迪生物三个项目融资额度为亿元级别,其余集中在数千万人民币或并未披露具体融资金额。数字农业除了爱科农的过亿元融资,其余也多为千万级别或者未披露具体融资金额。

值得一提的是,VC在新蛋白赛道的出镜率同样较高,包含极麋生物、Avant Meats、好植健康、CellX、遇见味来、好食科技等,力矩中国参与了其中4个项目的投资。

图片

高瓴、红杉、IDG等如何投资农业?

  • 高瓴创投:密切关注农业碳中和,推出40亿碳中和新基金

2022年,高瓴创投一共参与到了农业领域里的3个项目、4起投融资事件。

1月份参与投资了合成生物材料生产制造商蓝晶微生物的B3轮融资,投资机构还包括元生资本、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领投,中平资本、江苏黄海汇创战略投资基金管理、中州蓝海、峰瑞资本、碧桂园创投、三一创新投资、昌发展管理基金、盈睿资本等。

2月份和6月份,连续两轮参与投资了可食用微生物合成蛋白研发商昌进生物的PreA轮、A轮融资,PreA轮融资金额5500万元,资方还包括青岛城投和食芯资本;A轮融资1.4亿人民币,食芯资本领投,跟投方还包括斯道资本、夏尔巴投资、远翼投资、碧桂园创投、成汇股权。

6月份,高瓴创投和IDG资本一起领投了农作物智能种植决策服务提供商爱科农,此轮融资过亿,资方还包括线性资本、食芯资本。

关于投资爱科农,高瓴创投认为,“作为覆盖农业、环境、气候、大数据等多领域的交叉学科,农业数字化需要有综合研究能力的团队多年积累与深耕,在获取全面、扎实、可靠的农业数据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与迭代模型。”

在2021年,高瓴创投参与投资了养猪产业智能化管理服务商睿畜科技,无人化农场软硬件一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极飞科技。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投资的农业项目中,农业碳中和成高瓴重点关注和布局的方向。2022年6月16日,高瓴推出碳中和新基金,规模40亿,落地南京,关注农业科技方向。

在投资昌进生物生物时,高瓴表示,替代蛋白方向的技术攻坚,不仅能改变人类蛋白质的供给和生产方式,对于实现碳中和也有重大前瞻意义;在投资蓝晶微生物时,高瓴合伙人李良表示,希望携手蓝晶微生物,为碳中和、绿色新材料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 红杉资本:参与投资3个项目,大行业有大机会

红杉资本2022年一共参与到4起农业领域的投融资事件。

参与投资了创新型合成生物技术研发与应用服务商微构工场的A轮融资,此轮融资金额2.5亿人民币,由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领投,其他跟投方还包括国中资本、GRC SinoGreen Fund、众海投资、临空兴融、无限基金SEE Fund等。

红杉资本旗下红杉种子基金领投了作物精准育种技术研发应用服务商弥生生物,知耕基金、西湖大学基金、未来光锥加速器等跟投,投资金额为数千万人民币;另独家投资了微藻基产品研发生产商德默特的天使轮,投资金额数千万人民币;红杉中国与远景科技集团成立的红杉远景碳中和基金,与远景科技集团一起领投了德默特Pre-A轮融资,投资额度达1亿人民币。

在2021年,红杉资本还参与到了农业综合服务提供商隆平生物,微生物资源服务商慕恩生物,高品质健康食粮品牌十月稻田等项目的融资。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在谈到投资十月稻田时表示,看好十月稻田在全产业链的积淀,大行业有大机会,农业的现代化与品牌化需要有信念感的企业家。

  • IDG资本:时隔三年再出手,积极布局育种项目

2022年,IDG资本公开披露了3起农业相关投融资事件,与高瓴创投一起领投爱科农外,还积极布局育种类项目,独家投资了蔬菜水果新品种培育及全产业链开发商中农美蔬,以及玉米育种技术研发商迈泽裕丰。

早在2012年,IDG资本董事长熊晓鸽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因涉及食品安全问题,做农业比较难,IDG资本对投资农业很谨慎,但他预测未来新农业发展潜力很大。

在投资爱科农、中农美蔬及迈泽裕丰之前的近3年时间里,IDG资本鲜少投资农业项目,如今密集出手,也可看出包括IDG资本在内的风险投资机构越来越看好农业发展。

  • 经纬中国:领投微元合成

今年经纬创投领投了合成生物技术研发商微元合成,轮次天使轮,投资额度1亿人民币,其他跟投方还包括,博远资本、河南投资集团、险峰长青、浙江红什、厦门旌陆投资有限公司等。

经纬创投在农业领域的典型投资案例,有天天学农及大丰收农资商城,二者均属于丰农控股集团。在2018年5月到2019年8月期间,经纬创投连续参与投资了天天学农的Pre-A轮、A轮及B轮融资,Pre-A轮单独投资1000万人民币,A轮与长策投资共同投资数千万人民币,B轮与雍创资本共同投资数千万人民币;在2016年1月到2017年6月之间,连续两轮参与投资了大丰收农资商城的A轮和B轮融资,A轮独家投资数千万人民币,B轮由兰馨亚洲领投,经纬跟投2亿人民币。

  • 力矩中国:专注投资新蛋白

力矩中国专注于国内新蛋白的早期投资与咨询,此前力矩中国项目总监Lily在接受35斗采访时曾表示,力矩看好中国新蛋白市场的潜力,基金偏向投资早期项目,投资额度比较小,一般在35万至200万人民币之间,会联合其他投资机构一起参与投资,密切陪伴项目成长,通过力矩资本追加投资或引进其他资本的方式,持续为项目提供融资帮助。

2022年,力矩中国在国内参与投资了5个项目的投资,包含椰子酸奶生产商椰优格,高端植物新蛋白食品制造商好植健康,植物基产品研发商好食科技,细胞培养肉技术及产品研发商CellX,细胞培养肉-细胞鱼产品Avant Meats。

  • 熊猫资本:All in农业

2022年,熊猫资本独家投资了三个项目,大田种植管理农业机器人研发商岚江科技,水产养殖技术开发商精渔科技,一站式有机蔬菜种植农庄类服务平台网站五百家。

熊猫资本成立于2015年,2022年其创始人李论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All in农业。在此前一年的时间里,李论看了几百个农业项目,得出结论农业投资应该只围绕农业主体展开。年初在接受35斗采访时分析,农业对于国家重要性高,但中国农业的发展可能比芯片行业还要落后,和国外相比还存在差距,可发展空间大,毋庸置疑也会有大量的投资机会。他还曾公开表示,农业将是未来十年最大的赛道。

  • 食芯资本:领投昌进生物、跟投爱科农

食芯资本专注于中国市场农业与食品科技创新早期项目的风险投资,在以上高瓴创投参与投资的项目中,食芯资本也多次出现,领投昌进生物,跟投爱科农。此外,还与淡马锡领投,Sento Investment、LYZZ Capital、绿动资本等参与了绿色环保生物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摩珈生物的B轮融资,融资金额逾8000万美元。

  • 毅达资本:2022年,曾投资的汇通达网络成功上市

毅达资本由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内部混合所有制改革组建,2022年独家投资了两个项目,包括农作物育种服务提供商科腾生物,以及甜菊糖苷生产销售商、定位于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制造天然活性成分的盈嘉合生。而在2021年,毅达资本并未投资农业相关项目。

时间再往前追溯,毅达资本还投资过中延菌业、春雪食品、丰倍生物、江苏瑞邦、广信股份、华绿生物、品品鲜、丰山集团、汇通达网络等项目。其中中延菌业、华绿生物、品品鲜等为食用菌相关企业,广信股份、丰山集团为农药相关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毅达资本于2015年与顺为资本、新天域资本、华兴新经济基金、远创投资、华泰证券、沿海资本等联合投资了农村产业互联网平台汇通达网络,投资轮次为A轮,金额5亿人民币。此后汇通达网络密集的引入资本,2018年曾获阿里巴巴集团45亿人民币战略投资,已于今年成功在港股上市。

写在最后

在农业产业变革期,龙头企业、产业资本以及VC/PE等社会资本力量的推动至关重要。

本篇文章内容主要梳理有VC参与投资的农业项目,后续35斗将推出完整版的2022年年度投融资数据分析。相较以往,这依然是一个乐观的数据。

展望明年,35斗即将在百强峰会上发布的《2022未来农业食品创新生态报告》,对农业食品龙头企业、创新企业的生存质量展开了深度调查研究,报告指出2023年农业食品科技或将再次迎来融资热潮。

期待2023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35斗(ID:vcearth),作者:胡小凤,原文标题:《VC砸钱投农业,高瓴、红杉、IDG等不手软,参与了50亿的大创投【2022年度盘点】》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