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大田作物痛点,特肥大有可为
当下,特肥在行业炙手可热。但是,相当长时间里,特肥的应用区域局限于附加值较高的经济作物上。事实上,随着大田区出现一系列新的种植痛点,特肥在这一新的领域开始崭露头角。
大田区种植出现了哪些新变化?哪些特肥将率先在大田区获得推广?与经作区相比,针对大田作物研发推广特肥,有何不同?本报就此采访了相关业内人士。
土壤缺素 异常天气 劳力短缺
破解大田种植痛点有赖特肥
当前,大田作物种植出现一些新痛点。
意大利比奥齐姆公司中国技术部部长孔勇介绍,大田作物面临的痛点问题主要包括病虫草害等生物胁迫和干旱、盐害、高温、低温、洪涝、霜冻、土壤中矿物营养缺乏等非生物胁迫。“传统的肥料和农药解决不了这些问题,而特肥会在非生物胁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便是特肥在大田市场上的机遇。”
从破解大田区种植痛点出发,业内认为,中微量元素产品、抗逆型产品和增产型产品有望率先在大田区得到应用。
以中微量元素为例,近些年,大田区土壤缺素问题日益凸显。“过去几十年,我国农业生产忽略了中微量元素养分的供给,导致土壤营养比例失衡。”埃尔夫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埃尔夫)亚太区总经理卢森博士介绍,根据统计,全国70%以上的土壤存在缺素问题,这会造成作物营养失衡,影响产量和品质。
“对于缺素问题,单一的缺素或许可以由作物的外在症状依靠经验判断,但综合缺素和隐形缺素难以诊断,这成为农民种植生产中的一大难题。”基于此,埃尔夫推出多元素液体叶面肥,补充作物普遍缺乏的中微量必需营养元素,预防解决缺素问题,增强作物抗逆能力,保护作物健康,实现增产增收。卢森博士说:“特肥可以提升作物抗逆能力,减轻自然危害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叶面肥对大田作物来说,吸收快、用量省、效率高,能够实现四两拨千斤的增产效果。”
近些年,异常气候在大田区频发,这给抗逆型功能特肥提供了机会。
“抗逆型产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孔勇介绍,一方面是抵抗外界不良环境。在北方,春季的“倒春寒”对水稻育苗、小麦返青影响严重;在南方,高温在水稻扬花灌浆期影响结实率,比如在长江流域,7~8月高温导致水稻不结实问题非常严重;在东北三省,早期气温低导致水稻育苗难生根问题也十分显著。另一方面是预防或修复除草剂药害。随着除草剂用量的增多,尤其苗后除草剂的应用,每年都会发生药害现象。
武汉盛大神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下称盛大生物)植物营养研发中心负责人何海勇也表示,气候变化、恶劣天气越来越多,需要特肥来提高规避风险的能力。盛大生物推出的“绿舟”新型肥、大包户新型增产套装便具有省工省时、提质增产的特点。
2022年以来,我国多个地区发生了异常干旱气候灾难,地区河流水位和水库储水量大幅下降,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冲击。据江苏万村爱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宏岩介绍,江苏地区水稻受干旱影响,总体减产20%左右。“在实际生产经营中,极端天气的胁迫对作物生长影响非常大。”吕宏岩说道,根据特肥自身的优势特点,可以在前期使用,提高作物的抗逆能力,实现植株健壮,为后期的丰产丰收保驾护航。
相对经济作物,大田种植效益长期徘徊在较低水平,这虽是短板,但也给推广具有增产功能的特肥提供了机遇。
“增产型的产品则以‘专业增产型特肥+长效保护型植保药剂’为未来防病增产的方向。”孔勇表示,防病增产是当前大田市场推广的主流,但是常规的‘氮磷钾+植保药剂’却显得力不从心,所以需要特肥的加入来做好营养和药剂的搭配。
另外,人工问题也是大田作物种植的一大痛点。由此,植保无人机在大田作物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何海勇指出:“在人工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飞防、新型喷施设备、滴灌等新设施的使用对肥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特肥与农药的结合,使其能够匹配现代高效的作业机械,从而大大减少人工成本,是特肥与农药结合的未来发展方向。
功效雷同 同质化严重
大田区推广特肥须克服多个短板
“你不刻意推,老百姓不会主动买,除非像花生大豆这种土地退化严重的作物。”何海勇说道。对于当前特肥在大田市场的发展现状,孔勇认为,目前特肥在大田市场还只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是特肥在大田市场发展的瓶颈期。因为特肥证件相对较单一,而且产品多而杂,大多数以理论数据宣传为主,真正的试验示范相对较少。特肥的功效雷同点较多,各个产品差异化不大。”吕宏岩表示,在大田推广的过程中,替换是最好的一种方式,因为大部分种植户在用药方案中一定会用一款营养的肥料,多为磷酸二氢钾,因其性价比高。“所以,我们必须用含量高、亩成本低、用量少的特肥去替代。”
谈及具体的推广方式,吕宏岩针对大田市场的特点为农户推出了两种方案,分别是拌种解决方案与栽培解决方案。他介绍,在制种阶段施用特肥,可以克服制种基地连作重茬障碍,强化现有品种的抗逆性状,并确保优良抗逆性状能持续到种子发芽至分蘖阶段。在大田作物栽培应用方面,通过对作物种子进行拌种处理,从种子生根发芽开始,就可以快速形成根际生物膜,扩大根系的范围和刺激根系的强度,提高根系的生物量和从土壤中吸水含水的能力,以此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除草之后约一周施用特肥,既可以强化根际固氮及病害免疫功能,又可以快速消除除草剂药害。为应对作物后期气候逆境和预防作物病害发生,可以将特肥与农药结合起来在小麦旗叶期、水稻剑叶期、玉米大喇叭口期、油菜出薹前等使用无人机喷施一遍。
“各种作物的关键时期,都是特肥可以进入的领域,可以根据特肥的实际效果进行综合处理。”吕宏岩说道,目前特肥在大田市场相对聚焦的产品还是以磷钾系列为主,主要是粉剂及水剂两种。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些产品是值得肯定的。以小麦为例,应用磷钾肥比磷酸二氢钾的效果要好。
加大产品研发 创新推广模式
大田区特肥市场大有可为
孔勇表示,虽然目前特肥在大田市场正处起步阶段,但是随着市场对痛点问题解决方案的探索和对产量的追求,会有越来越多的种植者选择特肥,也会有更多特肥产品进入到大田市场。“这对市场上严重同质化的产品来说,会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肥料市场优胜劣汰。”卢森博士也表示,随着中国大户种植模式越来越深入,种植更加规模化、专业化,大户们更加追求投入产出比,特肥在大田市场潜力巨大,特肥产品品质也一定会成为竞争的核心因素。
目前,随着大农户的出现,迫切提高生产效率等种植观念的变化,特肥能帮助大农户有效解决很多种植难题,使用次数和主动性都在增加,特肥产品在大田市场上的发展势在必行。何海勇表示:“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对高品质的水果蔬菜有更高的需求,同时土地不断集约化,专业种植户越来越多,特肥市场前景广阔。”
不仅如此,特肥产品在弥补种植户受到自然环境等因素所导致的减产等影响的同时,还可以提高肥料以及农药的肥效和药效,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农户减少肥料和农药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也响应了国家减肥减药的号召。
当然,目前特肥在大田市场上的推广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孔勇指出,相较于传统的大型肥企和农药企业,特肥企业在推广上需要加强资金和人员的投入。另外,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大部分的地推工作,基础的观摩会、农民会无法正常开展,导致新产品落地有一定困难。
对此,卢森博士表示,埃尔夫未来将扩大销售团队,减小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而不能出差的影响,实现销售团队本地化服务,扎扎实实地把产品示范、观摩推广会做好,强化技术服务,提升用户满意度。不仅如此,埃尔夫还将从另外两方面持续发力,发展大田市场的特肥产业。一是根据市场需求和作物特点不断推陈出新,推出更优质、更有技术含量的产品。二是与更多的农药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借助农药企业强大的推广体系和完善的渠道布局,将“植保+营养”解决方案惠及更多农户,打破增产瓶颈,获得更高的产量与更多的收益。
“未来发力,需要现在蓄力。”何海勇表示,盛大生物将与高校产学合作探索特殊物质与肥料结合的可行性与难点,做不同配方及配比的对比试验。同时因地制宜开展研发,如小麦油菜区对抗旱抗寒需求较大,如水稻区对生根需求较大,花生大豆对抗病需求较大。“不同的产区,产品配方会不一样。”何海勇说道。
“从种植端来讲,农户需要高性价比且能够解决常规肥药无法解决的生产问题的产品;从渠道端来讲,当前的市场环境使很多经销商需要特肥这类产品来帮助其扩充利润空间。”孔勇强调,两端都有需求,因此,特肥在大田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
来源:农资导报
作者:陈馨蕊
编辑:姜颖越
审核:翟怡婷
监制:郑红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农资导报(ID:nzdbwx1),作者: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