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海:玉米生物育种产业化条件成熟,还有哪些因素在影响进程?

玉米是第一大作物,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健全玉米种业创新体系,发展生物育种,推进产业化应用,打造国际型种业企业集团,是实现我国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

而目前,中国玉米供需关系现状如何?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关键技术上是否还有差距?影响我国玉米生物育种产业化因素是什么?如何推动我国玉米生物育种产业化?......一起来看看中国农科院作物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李新海2022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的报告分析。

图片

生物育种是支撑生产能力提升的源头

近年来,我国玉米播种面积总体呈稳定增长态势。2021年受玉米价格高涨因素影响,农户种植热情高涨,种植面积较上年有所增长。据初步计算,2021年中国玉米种植面积达4332万公顷,同比增长206万公顷,增长近5%。

从玉米供需关系上来看,我国畜牧业和加工业发展带动玉米年需求呈2%增长,预计2025年需求量3.2亿吨,2030年3.6亿吨。而按照1.5%~1.6%年均增速,6亿亩的种植面积,2025年玉米产量将会是2.98亿吨,2030年3.3亿吨。也就是说,每年会有2000万~3000万吨的缺口,有效供给压力增大。

从单产上看,对比美国,1996-2019年,美国单产年增长8.5kg/亩,良种贡献65%;中国单产年增长4.5kg/亩,良种贡献45%。2020年数据显示,中国单产421kg/亩,美国735kg/亩,足以见得,我国玉米单产上还有较大进步空间。

图片

生物育种成为支撑玉米生产能力提升的源头。

中国农科院作物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李新海指出,当下,跨国企业已成为种业创新主体,通过知识产权和标准,抢占创新高地。转基因玉米已经抢占国际市场,美国以转基因技术和产品优势维系其在全球玉米贸易中的主导地位,巴西、阿根廷种植转基因玉米比例超过90%,南非种植转基因玉米后一举由玉米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

目前,我国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正有序推进,转基因玉米正在产业化试点。已有11个抗虫、耐除草剂玉米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产业化试点结果显示,抗虫玉米对草地贪夜蛾等鳞翅目害虫防效在95%以上,比常规品种增产10.7%。

4大因素影响玉米生物育种产业化

李新海表示,产品成熟度和安全性等已具备产业化条件,但仍有几大因素影响玉米生物育种产业化进程。

配套制度与组织管理还需进一步完善。

  • 一是产业化的配套制度体系,转基因品种审定、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农业植物品种命名、农药登记、贮藏、加工等;
  • 二是产业化生产技术集成与应用,以转基因作物品种为主的生产技术,涉及品种选择、除草剂等农药施用,以及机械作业管理等,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技术体系,对种植户的技术培训需加强;
  • 三是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转基因作物从研发到产业应用链条长,有待提前做好知识产权保护等预演,规范好市场秩序;
  • 四是产业化后的国际贸易与政策,国产转基因产品“走出去”和国际转基因产品“引进来”的分析预判有待开展。

以企业为主的生物育种产业化主体尚需培育。

目前,科研院所和大学是生物育种研发的主力军,缺乏具有自主品牌和较强核心竞争力的种业企业或联合体,生物育种产业化的资源整合能力弱,把控产业化应用(种子、生产等)的风险能力低。

源头创新支撑不足是关键。

  • 首先是育种价值基因不足,如新型抗虫(靶标鞘翅目等)、养分高效利用、抗旱耐盐碱等基因。
  • 其次是产品迭代升级滞后,跨国公司已推出第三代抗虫大豆和第四代转基因玉米(聚合10个基因)。
  • 最后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薄弱,一个生物技术产品可能要包含较多个受保护的成分或过程,跨国公司在基因权、品种权、高端技术专利的控制和市场化领先,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尚不健全。

舆情和公众认知仍是影响产业化进程的重要因素。

  • 关键群体对中央推进转基因技术及产业化战略布局的认识不够,在转基因产业化方面缺少主动积极推进的理念,在宣传引导方面尚未发挥“排头兵”作用。
  • 社会群众在针对持怀疑态度的公众、少部分持反对意见的“意见引导者”以及坚定反转者的科普引导方面还缺少精准适配性的方案。

玉米生物育种产业化思考与建议

针对上述影响玉米生物育种产业化进程的原因,李新海提出了以下思考与建议。

加强生物技术产品创新,夯实生物育种产业化基础。

  • 基因和技术方面,要加强育种价值的新基因(抗虫、耐旱、养分高效利用等)挖掘,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制约。
  • 产业发展需求方面,需加强多基因叠加、多性状复合的新产品研发(多种害虫抗性、耐多种除草剂、高品质、抗旱等性状)。
  • 推动新型产品研发方面,加强营养功能型、环境友好、高附加值等新型产品研发(抗性淀粉、高营养元素等)。

强化企业在生物育种产业化中的主体地位。

  • 强化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由种业头部企业牵头组建科企创新联合体,促进生物育种成果加速应用。
  • 支持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支持企业承担国家项目和科研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开展生物育种科技创新,引导和培育创新型龙头企业。
  • 完善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升种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强化企业创新成果权益保障。
  • 完善金融支持政策,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形成配套的制度体系,护航产业稳定发展。

  • 完善配套制度体系建设,加快相关法规的修订实施,健全从种植生产到产品销售加工的生物育种产业化的配套制度体系。
  • 形成明晰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从基因资源、技术、品种和商标等多层次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严格市场监管,打击非法种植,培育转基因生物产业化健康的市场环境。
  • 加强生产技术培训,形成规范化种植技术体系。
  • 做好转基因监测和抗性治理,目前开展产业化应用的是抗虫耐除草剂作物,根据生物对逆境适应进化规律和国际抗性治理经验,应优化抗性治理综合技术体系,防止产生靶标生物或除草剂抗性。

持续开展科学普及与舆情引导。

  • 压实责任,将政策宣讲和科学普及作为重要任务常抓不懈,形成正向引导的一支重要权威性科普力量。
  • 个性化科普,针对不同公众群体,从公众新闻消费心理、阅读习惯等角度开展研究,拟定个性化科普方案,创作精准适配性科普素材,通过多渠道多方法组织开展科普工作。
  • 科普平台,发挥主流媒体、主流平台的作用,对科普人才队伍与宣传平台进行系统设计布局,构建以专家为核心、以媒体为抓手、以基层科技人员为基础的三级联动式科普网。
  • 做好精准管控,实时监测网络舆情,依法查处造谣传谣、煽动公众情绪等行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种业(ID:zgzy2000)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