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玉米育种的突围方向在哪里?

2022年11月30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625号,总计有1384个品种审定信息,其中包括935HA等827个玉米品种,经第四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定通过。

玉米育种对单产水平的贡献占到45%以上

玉米是我国生产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约占粮食种植总面积的35%,其产量接近全年粮食总产量的40%,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但不是玉米起源地,种质资源匮乏,玉米育种很大程度上依赖外来种质的引进与利用。

图片

依托科技创新突破,目前我国玉米种植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达到90%以上。玉米单产从2001年的313公斤/亩,提高到2020年的421公斤/亩,玉米育种对单产水平的贡献占到45%以上。

从单产增长和自主品种占比这两个因素看,我国玉米育种科技进步很快,玉米育种水平总体上已跃居世界先进行列。另一方面,我国玉米单产水平目前只有世界先进水平的60%左右,面临利用优良品种选育与应用提高玉米单产的强烈现实需求。

我国玉米种业 关键技术攻关的主要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荣廷昭在媒体采访中表示,我国玉米种业关键技术攻关总体上应以优良种源创新为目标,加强生物技术育种与传统育种技术的紧密结合,持续推动传统育种技术的改造升级,实现育种精准化、高效化和规模化。同时需要研发种子安全高效生产的工程化技术。

一是优异资源发掘与利用。加强优良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和鉴定工作,建立不同生态区域的标准化、高通量试验鉴定平台,实现玉米种质资源的快速精准鉴定,对表型优异、分属不同杂优类群的优异种质,开展目标性状的规模化、精准鉴定与多生态评价。

二是现代生物技术育种研发与应用。加快转基因技术产业化应用,是缩小与世界先进育种水平差距的重要途径。突破基因编辑、全基因组选择、分子设计育种等前沿育种技术的研发瓶颈,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深度融合技术研发,并加大这些前沿技术在育种程序中的应用探索,为提升我国育种技术水平提供有效支撑。

三是玉米育种前沿基础理论研究。加大利用和发展组学技术,强化玉米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规模化挖掘玉米高产和绿色高效等重要农艺性状形成的关键基因,解析性状调控网络和种质资源演化规律,攻克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等重大科学问题,为创制突破性新种质提供技术基础和基因资源。

图片

玉米生物育种 正在迎来春天

近年来,随着生物育种成为全世界主流科学家的共识,为了在生物育种赛道上抢占一席之地,国内各大科研院所、种子企业纷纷布局转基因、基因编辑等快速育种技术。

据统计,自1996年批准转基因生物商业化种植以来,全球种植转基因作物已经累计达到400多亿亩,涉及到29个国家,另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口转基因农产品。

在转基因作物中,玉米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生物育种产业化,玉米是先行者。在29个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种植国中,有16个拥有转基因玉米。全球超过四分之一的玉米面积是转基因品种。

今年初,农业农村部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等四部规章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6月,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制定了国家级转基因大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并发布实施,生物育种产业化“最后一公里”正被打通。

图片

在尊重科学、严格监管的大背景下,2021年,农业农村部对转基因大豆、玉米开展了产业化试点,转基因玉米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增产10.7%,试点成效显著。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教授王国英表示,“近几年,我国应用转基因技术的态度愈发坚定。一开始是针对抗虫、抗除草剂、抗旱的单一性状应用,随着需求提高,开始向多个性状应用进军。”

可以预见,蛰伏20年的生物育种,正在迎来春天。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打赢玉米种业翻身仗将指日可待。

827个玉米品种关信息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农业(ID:tounongye),作者:深耕农业产业的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