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借鉴新加坡的科技农业?

图片

运用背景

放眼新加坡,一片繁华奋起之景,城中绿地多,根本看不到一片农田。新加坡人根据土地面积少的特点,造就了这个城市农业发展的特殊结构。

在种植业结构上,大力发展果树、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

在产业类型上,以高产值出口性农产品如种植热带兰花、饲养观赏用的热带鱼等为主;

在粮食结构上,主要限于鱼类、蔬菜和蛋类的生产,蔬菜仅有5%自产,绝大部分从马来西亚、中国、印尼和澳大利亚进口。

农业行业观察透视发现,新加坡发力乡村振兴,是围绕核心产业突破,利用核心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同时,又把科技渗透到农业的每一个环节

图片

振兴要点

高集约型农业科技

现代集约的农业科技园是新加坡都市农业重点的都市农业发展模式。其发展以追求高科技和高产值为目标,以建设现代化的农业科技园为载体,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生产力。农业科技园的基本建设由国家投资,然后通过招标方式租给商人或公司经营。

每个科技园内都有不同性质的作业,如养鸡场、胡姬花园(出口多品种胡姬花)、鱼场(出口观赏鱼)、牛羊场、磨菇园、豆芽农场和菜园等。这些农场应用最新、最适用的技术,以取得比常规农业系统更高的产量。

图片

创意垂直农场

提起新加坡现代化都市农业,不得不提其创意“垂直农场”。这一节能环保型农场的动力能源取自太阳能、风力及不可食用的植物废料,并用污水来灌溉。人们还可以在封闭的灌溉系统中循环用水以减少用水量、避免径流造成土肥流失。

占地3.65公顷天鲜农场率先推出垂直种植蔬菜技术,优化农场土地利用,日平均目标生产10吨叶菜,比传统地面农场的生产力高出5倍。

农业发展服务业化

城内小区和郊区建立小型的农、林、牧生产基地,既为城市提供了时鲜农产品,又取得了非常可观的观光收入。

图片

经验借鉴

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国家,素有“花园城市”之美誉。在几乎没有农业的背景下发展都市农业,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发展现代化集约的农业科技园,提高食品自己率,二是兴建科学技术公园,促进生产力发展,三是建设都市型科技观光农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农业行业观察认为,新加坡搞乡村振兴,注重科技投入,除了科技反哺农业之外,还加大了消费反哺农业模式,把农业模式直接瞄准了消费端,以销促产模式也值得中国乡村振兴的创业者及品牌学习与借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农业行业观察(ID:nyguancha),作者:影响农业,原文标题:《【世界农业案例】如何学习借鉴新加坡的科技农业?》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