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农种业,敲钟上市!

中国种业振兴又添上市“生力军”!

1月18日,湖北康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康农种业”)在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敲钟上市,股票代号为837403。康农种业此次公开发行股票1316万股,发行价格11.20元/股。当日开盘价19.62元,开盘上涨75.18%。

据悉,这是今年我国首家上市的种业企业。

宜昌市政府副市长张金安,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计划财务处处长张秀菊,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郭大庆,中国种子协会会长张延秋,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王玉玺,湖北省上市工作指导中心主任向勇,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游艾青,康农种业董事长方燕丽、总经理彭绪冰等出席仪式。

上市敲钟仪式现场。

正式登陆北交所,开盘上涨75%

2007年,湖北宜昌,康农种业从这里起步。

彼时的一家小小种子门市部,如今成长为“育繁推一体化”的科研型种业企业。2016年,康农种业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2022年调至创新层。

2024年1月18日,康农种业正式在北交所敲钟上市,开盘价19.62元,上涨75.18%,截至当日上午9:30,总市值为10.4亿元

据了解,康农种业是一家主要从事杂交玉米种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玉米种子领域技术水平处于全国相对领先水平。目前,康农种业拥有4家全资子公司、1家控股子公司、2家参股公司和1家民办非企业单位。

2023年11月30日,康农种业北交所首发过会;2024年1月10日,康农种业IPO战略投资者名单出炉,6家战投共拟认购263万股,现代种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拟认购数量最多,为125万股,中信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代“中信证券资管康农种业员工参与北交所战略配售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北京大北农科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宜昌城发资本控股有限公司、晨鸣资管、绿亨科技分别拟认购100万股、15万股、10万股、10万股、3.2万股。

1月16日,康农种业公告,公司股票将于2024年1月18日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本次发行价格11.20元/股,发行市盈率为16.34倍,公开发行股份数量1316万股(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募集资金将用于年产2.5万吨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瞄准赛道,玉米种子销量稳步增长

玉米种子,是康农种业的业务核心,也是其竞争力所在。

2022年7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扶持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发展的通知》,康农种业被认定为国家玉米种子补短板阵型企业,成为入选该阵型的14家企业之一

近年来,康农种业业绩与玉米种子销量均呈增长态势。

根据招股书,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其营收分别为1.12亿元、1.42亿元、1.98亿元和4723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50万元、4277万元、4134万元和1064万元。

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康农种业分别销售玉米种子754.61万公斤、829.86万公斤、1,030.49万公斤和206.83万公斤,实现营业收入10,766.65万元、13,177.81万元、18,423.66万元和4,409.90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7.59%、94.17%、97.04%和93.89%。

产业布局向纵深推进——

深耕我国西南山地种植区和南方丘陵区域,康农玉007、康农2号、富农玉6号等品种表现优秀,康农种业在西南市场获得了较高的认可度。此外,2021年以来,在巩固西南既有领先地位的同时,康农种业通过自主研发、合作选育等多种渠道,将业务区域逐步推广到北方春播区和黄淮海夏播区,其中桦单568、吉农玉198、吉农玉218等品种已经逐步推向了东华北和黄淮海市场。

如今,康农种业的杂交玉米种子业务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和品牌认可度,东华北、黄淮海等区域内的产品销售也取得一定进展。同时,基于育种经验,结合所在地政府导向,逐步新增了魔芋种子和中药材种苗等业务作为杂交玉米种子的补充。

构筑核心竞争力,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

深知品种是种企的核心竞争力,康农种业持续加强新优品种的研发创新。

一组数据说话:

2020年~2023年上半年,康农种业在售杂交玉米种子品种共66个,其中自主选育品种37个,合作选育品种12个。康农种业自主选育和合作选育的玉米种子收入,分别为9,273.24万元、11,007.27万元、16,368.29万元和3,236.83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4.06%、78.66%、86.21%和68.92%,是其主营业务收入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积极进行研发投入。2020年~2023年上半年,其研发费用分别为676.05万元、775.61万元、815.20万元和352.63万元,呈逐年上升趋势;研发费用率分别为6.02%、5.47%、4.12%和7.47%,研发费用率基本对标了同行业可比公司水平。

目前,康农种业已拥有完整的研发体系和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

已建立实用性较强的种质资源库,截至2023年6月末,康农种业共储备自交系10,000个左右,其中育种科研过程中常用自交系200余个,已实现商业化应用的自交系168个;掌握单倍体诱导育种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特定性状基因突变定向诱导技术、近等位基因系选择及应用技术、不育化种子生产技术、抗纹枯病材料选择及育种技术等核心技术;在玉米抗灰斑病、青枯病、穗腐病和纹枯病育种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在魔芋抗病育种、中药材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

科研平台方面,拥有湖北省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研究生工作站、玉米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此外,康农种业也积极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合作,不断提升公司研发创新能力。2020年度至2022年度,康农种业自主选育或合作选育的玉米品种中通过审定的分别为19个、24个和19个,其中国审玉米品种分别为8个、6个和2个。

截至2023年6月末,康农种业共拥有玉米植物新品种权25项。截至2022年末,已通过审定的自主选育杂交玉米品种77个,其中国审品种17个。此外,还优选优育中药材新品种9个、魔芋新品种7个。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生物育种产业化有序推进的大势下,康农种业在转基因领域也早有贮备。2023年12月7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37个转基因玉米品种经审定通过,其中,就包括康农种业的转基因品种康农20065KK。

据了解,康农种业与大北农、中化先正达、隆平生物、杭州瑞丰等性状龙头企业进行了深度合作,其骨干自交系已经全部完成双抗(抗虫、耐除草剂)性状的导入,自有核心品种已进行组配,在转基因玉米品种产业化领域产品储备充足。转基因玉米产业化应用有序放开,康农种业将取得一定的先发优势。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