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开年化肥市场利好多,市场有望恢复活跃

2023年第四季度,政府出台了严厉的化肥调控措施,终于抑制住了化肥快速上涨的势头。2023年12月下旬,化肥价格纷纷由涨转跌。进入2024年1月,化肥市场出现若干利好因素:

一、国家淡季化肥商业储备需要补货

2023年11月20日,政府相关部门对储备政策进行了调整,承储期第四个月需完成的承储任务由过去的100%降到了70%。这就意味着第五个月需要补充30%的储备。各地承储企业的承储时间不同,但大多从2023年9月开始,承储的第五个月恰好是2024年1月,因此,同往年相比,承储企业需要在1月增加30%的储备库存。储备政策的调整对抑制化肥价格的上涨势头十分重要,同时也降低了承储企业的风险,政策的调整无疑是成功的。虽然很难准确了解承储企业的实际储备进度,但可以肯定的是,1月会有大量的储备需求,这是1月化肥市场的最大利好。

二、化肥产量处于季节性低位

氮肥方面,气头尿素在1月仍然处于集中检修期,要到1月下旬才会陆续恢复,使得1月尿素日产处于年内低位。磷肥方面,磷矿石进入传统的休采期,供应量会大幅下降,供应紧张短期可能难以缓解,从而有利于支撑磷肥价格。钾肥方面,国内钾肥的产量也会进入年内的最低点。国内1月的化肥产量处于全年的较低点,供应的压力会大幅减缓。

三、化肥社会库存较低

从各地经销商反映的情况看,基层复合肥的库存大幅低于往年,尿素和磷酸二铵的库存也不高。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销商的补库存需求会越来强烈。

四、冬腊肥追肥临近

南方油菜和小麦将在1月追冬腊肥,农业的刚性需求将会有所释放,从而倒逼经销商补充库存。

五、调控政策加码的可能性减小

宏观调控的目标不是把化肥行业管死,不是说化肥价格越低越好,而是追求适中的化肥价格。在完成了抑制住化肥价格快速上涨势头的任务后,政府一定会逐步减少对市场的干预,由市场发挥主导作用。化肥宏观调控的阶段性目标已经基本实现,政策继续加码的可能性不大。因此,1月化肥价格政策面上的压力会减轻。

六、尿素价格基本回到了农民可接受的区间

很多经销商同笔者谈论到一个公式,即尿素的价格与玉米的价格接近时,农民接受度会提高。这个公式是很多经销商多年经营农资经验的总结。目前的尿素价格已经低于玉米价格,或许,已经到了农民比较满意的价格区间,农民的购买也可能会趋于活跃。

七、国际化肥价格继续下行的可能性不大

抛开中东局势不谈,随着国外传统假期的结束,国际化肥市场在1月可能会趋于活跃,加之印度的尿素招标,预计国际化肥价格大概率会筑底。综上,1月化肥市场的若干积极因素开始显现,储备政策得到严格执行是短期的利好,社会库存低是中期的利好。

来源:农资导报

作者:余雷

编辑:陈然

审核:翟怡婷

监制:吴俊生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