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农资市场:销售成败试金石 兵家必夺之地

广东作为果蔬种植大省,农产品品类众多,耕地复种指数高,种植效益突出,化肥农药等农资投入大。一年四季均有作物种植,一年四季均须施肥用药,催生出一个使用水平高、消费力强、化肥需求量达700万吨、农药销售额达35亿元的特色农资市场。

作为全国农资购买力最强的区域,广东市场历来是全国农资销售的“兵家重地”“必争之地”,挑剔的种植户又是农资销售成败的试金石。全国农资企业普遍形成一个共识,开拓华南市场,第一站要在广东这个高端市场站稳脚跟。

诱人的市场容量不仅使得诸如芭田、拉多美、瑞丰这样的“地主”投入巨大力量去苦心经营,同样也吸引新洋丰、三宁、云图控股、金正大、云天化、史丹利、美丰等其他省区大牌企业“染指”,洋品牌雅苒、阿康、狮马等同样布局多年,以良好的口碑与高性价比,受到广大消费者的热宠。

作物 果蔬占主流 效益好水平高

根据统计,2021年广东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超6700万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蔬菜、柑桔、香蕉、荔枝、龙眼等。其中,水稻仍是分布最广、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蔬菜种植面积居于第二位,特色水果产业发展迅速。

2022年,全省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增长3.7%,园林水果产量增长3.8%,茶叶产量增长15.3%,中草药材产量增长18.3%。盆栽观赏植物产量增长15.6%。

粮食作物面积只增不减。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广东粮食供应长期难以自给,水稻是全省粮食生产的重中之重。2022年,广东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345.43万亩,粮食产量1291.54万吨,实现“四连增”。《2023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工作任务分工方案》提出,要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268万吨以上。

蔬菜是广东最大宗的经济作物和特色产业,全省均有种植,主产区分布在粤西地区,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根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的统计数据,全省蔬菜种植面积从2017年的1841万亩,升至2022年的2135万亩。

图片

广东蔬菜产量及同比走势图

广东蔬菜种植以白菜类、茄果类、绿叶蔬菜和瓜类为主,据省农业信息监测体系数据,2022年广东蔬菜采收面积占比分别为30%、20%、19%和16%;甘蓝类、葱蒜类、根菜类和豆类蔬菜采收面积占比均在5%以下。分品种而言,采收面积排名前三的分别是菜心、辣椒和生菜,面积占比分别是21%、11%和7%。

据广东省农业信息监测体系数据,2022年规模化基地蔬菜亩均效益排首位的是姜,亩均效益20900元、樱桃番茄19100元、韭菜9000元。瓜类蔬菜中节瓜、丝瓜、苦瓜和南瓜效益较好,均超4000元。

蔬菜种植成本普遍上涨。2022年规模化基地蔬菜种植成本总体增加,大宗蔬菜种植总成本4336.6元/亩/茬,同比增长4.4%。其中,农药成本343.6元/亩/茬,同比增长9.3%;化肥成本636.6元/亩/茬,同比增长8.8%;有机肥成本715.4元/亩/茬,同比增长7.3%;人工成本1571.1元/亩/茬,同比增长3.2%。

欣慰的是,特色经济作物规模效益双提升,对农资市场有较好的提振作用。据广东省农业信息监测体系数据,2022年全省园林水果种植面积预计为1596万亩,同比增长1.3%;水果产量约为1881万吨,同比增长3%。

近年来,广东以市场为导向,在全力保障粮食作物面积的基础上,调整种植结构,荔枝、龙眼、柚子、菠萝、火龙果、黄皮、百香果等优质经济作物比重增加。2022年广东荔枝种植面积约408万亩,龙眼171万亩,柑桔橙种植面积为289.7万亩,柚子80.6万亩,菠萝58.6万亩。

过去五年,广东徐闻30余万亩菠萝走过了一条“无人要”到“网红果”的市场化路程,价格0.15元/斤升至1.5元/斤,产值从2018年的3.5亿元提升到2022年的25亿元。传统的特色柑桔——德庆贡柑2022年田头收购价普遍在3元/斤,较往年同期涨价3%以上。

近十年,广东柑桔受黄龙病影响严重,种植面积一度大幅下降,2020年种植面积对比2010年下降10.2%,在政府与科研机构的帮助下,黄龙病发生得到控制,柑桔规模逐渐回稳。

近些年来各柑桔产区积极推进品种改良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广东柑桔生产水平逐年提高。2015年至2022年,广东柑桔种植规模保持平稳趋势的情况下,产量稳固上升。据广东省农业信息监测体系数据,预计2022年广东省柑桔橙种植面积为289.7万亩,同比增长0.6%,产量为417.9万吨,同比增长4.5%。

图片

广东柑桔橙种植面积、产量走势图

目前广东砂糖橘产业呈现复苏的状态。在广西柑橘产业萎缩的情况下,广东砂糖橘规模及产量稳定增长。据省农业信息监测体系数据,预计2022年怀集砂糖桔种植面积3.6万亩,同比减少2.7%,产量5.0万吨,同比减少7.8%;四会砂糖桔种植面积9.2万亩,同比增长2.8%,产量11.5万吨,同比增长43.5%。

柑桔橙省内入场量稳定增长,总成交量增加。据省农业信息监测体系数据,2022年省内主要批发市场柑桔橙入场量同比增长5.1%,其中省内入场量稳定上升,同比增长6.0%,省外入场量同比增长4.9%。柑桔橙总成交量同比增长3.6%。

图片

广东荔枝种植面积、产量走势图

400多万亩的荔枝种植面积为广东农资市场注入活力。随着广东荔枝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各类主要荔枝品种效益较好,据省农业信息监测体系数据,白糖罂、糯米糍、桂味和妃子笑亩均效益分别为7073元/亩、5554元/亩、5026元/亩和4767元/亩。

图片

2022年广东荔枝田头均价走势图

价格的提升,也意味着农户投入积极性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农资企业将营销重点放在荔枝领域。

肥料市场 化肥需求量达700万吨

从1980年至2015年间,广东省化肥施用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从1980年的77万吨(折纯,下同),增长到2015年的256.46万吨,增长了2.33倍。

自2015年国家开展减肥增效行动以来,化肥施用量逐年减少,到2021年降至212.8万吨,折合实物量约700万吨。另外,广东省耕地有机肥施用比例及施用量较低,例如农田养分投入中,有机肥不足10%,而全国平均为30%。

当前,全省耕地土壤性状表现为中氮、富磷、缺钾、偏酸状态。

据全省农户施肥情况调查,蔬菜、果树等附加值较高的经济园艺作物施肥量比较高。例如水稻化肥投入折纯量为368公斤/公顷,蔬菜化肥投入527公斤/公顷,香蕉化肥投入2297公斤/公顷,柑桔110公斤/公顷,荔枝698公斤/公顷,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不同种植区域看,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水稻高产区和茂名市等经济园艺作物种植面积较大的区域施肥量比较高。

施肥结构不平衡。据全省耕地质量监测结果,2022年全省监测点氮(N)、磷(P2O5)、钾(K2O)肥料总养分全年投入量为53.9 kg/亩(纯总养分),其中以有机肥形式投入农田的养分总量为5.2 kg/亩,以化肥形式投入农田的养分总量为48.7kg/亩,化肥与有机肥投入养分总量之比约为9.4:1。

全省四大区域中,珠三角地区化肥养分投入量、有机肥养分投入量以及总养分投入量分别为55.5kg/亩、6.9kg/亩、62.3kg/亩,均处于全省最高水平;粤东、粤西以及粤北地区化肥养分投入量、有机肥养分投入量以及总养分投入量虽然有所差异,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此外,不同耕地利用类型亦表现出明显差异,常年菜地的投入量最高,平均达93.1kg/亩,比全省平均肥料总养分投入量高72.7%,水田的投入量则相对较低。

施肥方式不合理。广东受制于地形等因素,农业机械化程度相对偏低,传统人工施肥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化肥撒施、表施、实施时期不准确等现象比较普遍,而较为先进的施肥方式如机械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推广面积偏少,肥料利用效率偏低。

近年来,广东结合推进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和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有效推动了全省化肥减量增效。控氮磷增钾、配施中微量元素、增施有机肥等理念逐步被农民接受,配方肥、缓释肥、水溶肥用量不断扩大,经济作物水肥一体化、水稻侧深施肥、果园机械深施肥料等施肥方式大面积推广,过量施肥现象基本得到遏制。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已经在新型经营主体中成为共识。

农药市场 蔬菜用量居首位

广东作为国内重要的农药生产和销售省份,全省农药产值174亿元,其中农用127亿元,卫生47亿元(其中榄菊15亿,超威15亿)。从全国来看,农药生产总值约3000亿,广东占5.8%。全国2021年农药制剂生产量为421.6万吨(商品量),广东占4%。

2021年,广东全省农药销售额预计高达35亿元。蔬菜、水稻、柑桔是广东的核心作物,占了广东60%的农药市场,其中蔬菜农药用量位居所有作物之首,市场容量接近8亿元,其次是水稻和柑桔(柚子),再其次是香蕉、荔枝和甘蔗。

数据表明,广东农药目前依然是以中高端杀菌剂为主导的市场。从各类型农药产品销售额来看,杀菌剂销售额接近12亿元,远远高于除草剂和杀虫剂的销售额。

近年来虫害抗性的发生也带动了蔬菜杀虫剂的需求。如在溴虫氟苯双酰胺产品(巴斯夫格力高、江苏龙灯爱利可多、中农立华芙利亚)在广东销量就超1亿元。除草剂需求主要是以草甘膦和草铵膦为主。草铵膦企业则是利尔化学、永农作物、连云港立本等企业产品。

在农资渠道方面,广东省内农资零售商大约2万多家;县市级经销商近1000家。目前规模化经销商主要集中,广东天禾、中农立华、辉隆股份等几乎占据广东省农药市场流通的30%以上。

 

稳粮保供的政策为农资供应提供了稳定的市场

广东对经济作物的重视

为特肥等产品提供了发展机遇

700万吨肥料需求

35亿元农药市场

广东大有可为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