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原农谷到“种业硅谷”,中原农谷如何助力种业创新

当种子落在土壤,当新苗冒出绿芽;

当花粉纷飞空中,当果实挂满枝头;

当农民收割庄稼,当仓库堆满粮食;

当风拂过稻田,当碗里有热腾腾的米饭……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也是国家的“命脉”。它承载着14亿人的饭碗,影响着民族的未来。把种子问题解决好,不仅是保障粮食安全、国家长治久安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作为粮食产量占全国1/10、小麦产量占全国1/4的粮食大省,河南为端牢中国人的饭碗提供了重要保障。总书记也指出,“近年来,河南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取得显著成绩,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出了突出贡献,这既是河南的贡献也是河南的奉献。”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45%,可见种业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河南在探索种业进步的道路上一直步履铿锵。2022年4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原农谷”建设方案》,拉开全力建设中原农谷的序幕。推动种业振兴、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高地也成为了中原农谷的使命和担当。

步履坚实,一往无前,多措并举,实干“强种”。为实现种业创新发展的目标,河南省委、省政府高效统筹政策、平台、项目等方面的安排,积极加快全省种业科研资源的聚集,通过建设中原农谷这一重要组成部分,推进种业建设。以实干的精神和坚实的步伐,在探索种业进步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用政策为种业发展保驾护航

政策的支持是产业发展的坚实保障,也为当地发展种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河南省针对种业产业的特殊性,制定了差异化的政策措施,旨在加快产业集聚,打造种业高地,打造形成千亿级种业、粮食产业集群。

根据《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原农谷建设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高地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原农谷将紧紧围绕“四大中心、两大示范区”的总定位,强化“一核三区”(核心区、西区、东区、南区) 组团发展,构建“一城一区两地”国际农都功能布局,打造世界种业产业发展龙头引擎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驱动样板、农业粮食食品“三链”同构新模式、全国乡村振兴典范和农业农村对外开放窗口

核心区为国际一流农科“芯”城。瞄准世界前沿,集聚一流科研院所、研发平台、龙头高新技术企业等创新资源要素,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培育省内高端人才,聚焦提升种业创新驱动和原始创新能力,着力于基础研究突破和应用技术创新,加快现代种业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基因编辑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农业科技原始创新高地、科技新城、产业新城。

西区作为“三区”中的高新技术转化集成区,以良种繁育为核心,加快种子转化推广,提高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建成国家高标准良种繁育示范推广区、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智慧田园示范基地。 

此外,围绕种业创新,河南省委、省政府还研究起草了《关于加快建设“中原农谷”种业基地的意见》等政策,专项支持种业工作,强化相关工作落实,为中原农谷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保障,让政策为种业发展保驾护航。

搭建平台,集聚优质创新要素

在平台的建设上,中原农谷也是不遗余力。按照《意见》的规划,中原农谷在2023年将组建完成神农种业实验室,并于同年将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小麦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种业创新平台投入使用。2025年,计划神农种业实验室进入国家实验室体系,国家小麦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当前,平台建设已初步取得一定成绩。首先,神农种业实验室已经建立了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体系,并与崖州湾国家实验室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在河南规划建设崖州湾玉米试验示范基地,以提升玉米育种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其次,中国农科院中原研究中心也已经正式挂牌成立,并在省科技厅的指导下,按照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行模式,为全省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服务。最后,中原农谷省级农高区已于今年4月初获得省政府正式批复,推进中原农谷以种业为主导产业建设省级农高区。

图片
图:神农实验室揭牌

一步一个脚印,中原农谷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成高地、十年进入全球一流”的“四步走”战略,全力打造“创新之谷、开放之谷、绿色之谷、智慧之谷、融合之谷”。未来,中原农谷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种业在关键技术和新品种选育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做出贡献,为全球农业食品领域提供“中原农谷方案”和中国智慧。

以项目促发展,中原农谷蓄势赋能强种业

种质资源是种业原始创新的物质基础,生物育种的基石;育种技术和模式的创新是助力打赢种业翻身仗的关键。基于此,河南省以种质资源的发掘和创新应用、育种技术和模式的创新为重点在中原农谷开展科技攻关。据了解,河南省科技厅设立了15项部省联动、省重大、重点研发项目在中原农谷落地,利用部省联动、揭榜挂帅等形式统筹科技创新资源,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和果蔬的品种选育和关键技术突破等方向。

为培育省内优势学科,在河南省的大力支持下,河南省科学技术厅与省财政厅、省农科院签订省优势学科培育联合基金合作协议,将重点在中原农谷布局。据悉,首批8个围绕农作物遗传育种学的项目,将重点在小麦氮高效优异基因挖掘与利用等方面开展基础研究,力争在农作物遗传育种领域取得创新高地。

以上举措对于整合省内优势学科资源、加快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和质量有着极大的裨益,有利于提升我国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多方联动,中原农谷种业振兴成果初现

在多方联动形成的合力之下,中原农谷纵深推进种业发展,已取得一系列的亮眼成绩。

38个已入驻的省级以上科研种业创新平台,推广面积居于全国小麦前10名的郑麦379、郑麦1860、百农4199等品种,以及集聚种业创新资源重要载体的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神农种业实验室等平台和大力推进的郑果所国家园艺种质资源库、河南省水产院水产种质资源库等项目……以上种种,皆是中原农谷交出的亮眼答卷。

高标准农田建设延链补链

区位条件优越的中原农谷还发力高标准农田建设。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力争到2025年建成15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粮食产能达到1400亿斤。”中原农谷土地富饶、水热资源丰富,不但拥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广阔的适种空间,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区域。在此处进行种业选育、发展和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不仅能够弥补沿黄区域缺乏农业示范平台的不足,还能够产生显著的示范带动作用,对于“补链”有着重要意义。

图片
图:中原农谷现有的高标准农田

此外,高标准农田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为种业创新提供良好的生产条件。高标准农田建设注重规划设计,在土地利用上更加科学合理,强化土地保育意识和环保观念。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在节水、节电、节肥、节药、节人工等方面均有明显效果,亩均粮食产能一般增加10%至20%,亩均节本增效约500元。这样不仅能够擦亮河南作为“粮食大省”的金字招牌,还可以为入驻中原农谷种业企业和种植户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增强创新动力和能力。其对促进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为种业创新提供丰富的基础材料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集成应用也同样意义重大。

图片
图:中原农谷内的高标准农田区域服务中心

春华灼灼,秋实离离。在一片金黄的稻田中,一粒粒饱满的稻谷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预示着丰收的喜悦。这里是中原农谷,一个孕育着“世无饥馑,岁晏余粮,粮安天下”的种业创新高地……

 参考资料:

1.《平台、项目、人才一体化布局 河南推进全省种业科研资源集聚中原农谷》

2.《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原农谷建设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高地的意见》

3.《目标千亿级种业产业集群,河南如何完成中原农谷拼图?》

4.《建设正酣!中原农谷向国内一流、国际领先农业科技创新高地迈进》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