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保供稳价战,打赢了!

从9月3日开始,为了抑制化肥价格上涨,保证秋种用肥,一场保秋种用肥的“战斗”正式打响。现在可以宣布,秋种化肥保供稳价战打赢了。不仅兑现了7月底的印标,而且到了9月20日,尿素价格上涨的势头得到了抑制;到了9月23日,尿素价格开始转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回顾8月~9月发生的一切,可以给将来的化肥保供带来很大的启发:

7月下旬,印度宣布尿素招标,造成了国际、国内尿素的大涨;中国的跟标量很大,8月的产量增长全部用于出口;到了8月下旬,尿素产能集中检修,造成尿素产量同比不增反降;到了9月中旬,尿素产量同比才开始实现正增长。

在尿素价格大幅上涨的带动下,7月下旬开始,所有的化肥品种价格都止跌反弹,复合肥经销商恐慌性备货,复合肥开工率大幅提升,农民也开始提前抢购,化肥价格加速上涨。

尿素的高出口、低产量和复合肥对尿素的高需求在8月~9月形成了叠加,尿素价格必然大涨。

面对化肥价格的大幅上涨,笔者开出了八大应对之策:一是全力保供,减少政策性限产;二是加强宣传,避免经销商的抢购和农民的恐慌性购买;三是暂停出口;四是推迟国家化肥淡季商业储备时间,优先保证秋种用肥;五是抛售钾肥,用钾肥间接平抑市场;六是鼓励央企做空尿素期货,阻断期货对现货的传导;七是建议农民适当推迟播期,为化肥保供赢得时间;八是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和市场的虚假消息。

9月4日,某企业宣布暂停新的化肥出口、推迟化肥淡季商业储备时间和所有的化肥储备投向市场,以平抑化肥价格;协会和央企纷纷发出保供倡议;到了9月20日,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公布了后期尿素装置检修的复产情况和尿素新增产能投产情况,尿素价格应声而落。

回顾整个过程,仅仅某企业宣布暂停出口、推迟储备时间和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公布的后期供应量情况这几个实招,就可以让尿素价格回落,说明了什么?化肥价格确实是非理性上涨,而回归理性的方法是告诉市场以真相。

价格的上涨并不一定都是供求关系失衡造成的,有时候是市场不透明的结果。但只要切实加强了沟通,问题就可能会迅速化解。

离秋种还有一段时间,在各方的努力下,可以判断本轮化肥价格的上涨已经告一段落。这算是对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保护,虽然来得迟了点。

坏事能够变成好事,相信通过本轮化肥价格的动荡,对化肥价格的调控能力会提高:是期货的问题,我们就治理期货;是沟通的问题,我们就告诉市场真相;是供应不足的问题,我们就要加强保供;是出口的问题,我们就暂停出口。只要做到了对症下药,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来源:农资导报

作者:余雷

编辑:陈然

审核:翟怡婷

监制:郑红燕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