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种业财政投入多大?有的三年33亿元,有的不到2亿元

随着种业振兴行动深入推进

近年来,各地力争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投入

积极保障种业发展

各地种业财政投入多大?

都花在什么地方?

以下对部分地区的财政投入进行盘点

四川:三年累计33.7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0亿元,省级财政投入23.7亿元

四川三年累计争取中央财政资金10亿元,省级财政投入23.7亿元,用于保障种业发展。

在资源保护方面,投资9223万元建成了全国首个省级综合性种质资源中心库,可贮存涵盖农林牧渔草的遗传资源183.4万份;在创新支撑方面,加快建设“西南作物基因资源挖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天府种业创新重点实验室,天府万安实验室正在积极筹建;企业扶优方面,成功组建四川省现代种业发展集团,注册资本15亿元,去年完成了3个专业种业公司的并购和组建,今年成功收购国家种业阵型企业西昌科威洋葱种业有限公司,着力聚焦主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强化金融支企,设立了四川省乡村振兴投资引导基金。去年,农行四川省分行在全国首推“种业品种权质押贷款”,已累计投放贷款1.68亿元。(2023年8月报道)

云南:上半年共安排9.77亿元支持种业振兴

2023年上半年,通过争取中央资金、年初预算安排等,共安排9.77亿元,支持全省种业振兴。一是统筹安排中央和省级资金0.41亿元,支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场(区)、国家农作物和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圃)资源保护、国家级畜禽核心育种场种畜禽生产性能测定、基因库、农作物种质资源圃(库)和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建设、质量抽检等。二是统筹安排中央和省级资金9.2亿元,支持糖料蔗和橡胶良种良法技术推广。三是安排省农科院省级资金0.16亿元,支持提升建设粮食作物育种基地和种质资源圃(库)保育能力,加强粮食等重点作物育种能力和水平,加快培育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确保良种供给。四是将根据农作物和畜禽水产种业基地建设、农作物品种推广后补助等项目申报情况,通过省级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专项资金予以奖补。(2023年8月报道)

河南:财政保障,2022年种业大动作不断

2022年,河南省财政坚持把打造种业“中国芯”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牢抓实,动作不断。

强化技术支撑引领,统筹安排资金1.3亿元,推动实施乡土树种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等12个重大科技项目,启动建设大豆油料(油菜芝麻)、西甜瓜等17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围绕农作物等4大类19个品种开展良种培育;加速推进创新服务平台落地落实,安排资金2.54亿元,支持生物育种中心、神农种业实验室高水平建设等。下达资金6347万元支持玉米、小麦育种创新能力提升等;以做大做强优势种业企业为目标,统筹资金2.5亿元设立河南省现代种业发展基金,通过投贷联动等方式撬动金融资本5亿元,支持优质种子企业提速发展;涉农基金出资8700万元,成功培育秋乐种业等3家种业核心企业;设立总规模30亿元的“中原农谷”投资基金,重点投向符合“中原农谷”总体发展规划的生物育种、绿色农业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产业配套重大设施项目;积极发挥区域禀赋独特优势,安排奖励资金1.6亿元,鼓励温县、夏邑、滑县等8个制种大县开展科学技术突破、良种应用推广,支持种业经济成高原。(2022年12月报道)

吉林:投入6.7亿元深入实施种业振兴工程

截至2022年底,省财政共筹措拨付相关资金667亿元,年均增长15%。其中,在良种培育上,投入资金6.7亿元,深入实施种业振兴工程,加快推动种质资源创新平台、生物育种联盟、良种繁育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设立现代种业发展基金,开展“强种贷”业务,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2023年8月报道)

广东:省财政每年5亿元资金长期稳定支持种业振兴行动

省财政每年统筹安排5亿元资金长期稳定支持种业振兴行动。其中,每年统筹1亿元财政资金,建设一批单一品种的种业创新园,加速种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另外,2021年以来,广东省投资4亿元在作物、畜禽种业领域新建8个功能性种业产业园,支持科企联合申报,提升育种联合攻关在产业链的驱动效果。加大力度扶持优势企业。组建广东种业振兴基金,为种业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金融支持,目前资金总规模已达100亿元。(2023年3月报道)

黑龙江:2022年,省财政安排3亿元资金支持种业创新发展

2022年,黑龙江省财政安排资金3亿元支持种业创新发展,加快19个国家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建立16个玉米、大豆、水稻等农作物专家育种示范基地,加快优良品种推广应用,筑牢种业现代化根基。(2022年12月报道)

广西:2021年以来,落实3.5亿元支持建设良种繁育基地

广西出台《广西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印发《“十四五”种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广西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2021—2035年)》。

2021年以来落实中央和自治区财政投资3.5亿元,支持建设一批良种繁育基地。博白县成为广西首个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杂交水稻年制种面积达3.2万亩。广西海南南繁基地提档升级项目获批准,40万份库容的广西作物种质资源库项目已开工建设。已建成国家级畜禽核心育种场11个,其中生猪核心育种场5个,排全国第8,占比5.2%,核心群母猪数量排全国第3;建成水产良种场国家级2个,自治区级28个。(2023年7月报道)

贵州:两年来,中央资金投入2.23亿元,省级财政资金投入1.64亿元,市县财政资金投入3300余万元

去年以来,贵州先后出台《贵州省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贵州“十四五”农业种业发展规划》,修订《贵州省农作物种子条例》,构建了全省种业振兴顶层设计的“四梁八柱”。两年来,中央资金投入2.23亿元,省级财政资金投入1.64亿元,市县财政资金投入3300余万元支持种业发展。

贵州坚持“强优势、补短板、破卡点”工作思路,开展以粮油为主,兼顾特色优势作物的育种联合攻关,获批建设国家油菜育种创新平台。引进国家阵型企业落户贵州,组建现代种业集团,打造红缨子特色种业单项冠军企业。(2023年6月报道)

山东:2022年种企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投入财政资金1亿元

2022年,山东种业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投入财政资金1亿元,以科技项目形式支持41家种业企业研发良种。2021年,省级财政投入1亿元,实施农业良种工程,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推进种质资源收集保护、精准鉴定和创新利用、生物育种平台建设。

济南喊出打造“中国北方种业之都”的口号,自2022年起至“十四五”末,每年整合不低于1亿元财政资金,重点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代育种科技引领、种业总部经济培育、品种评价和推广、种业发展环境优化五大行动。(2023年5月报道)

江西:今年以来,统筹1.79亿元资金支持种业创新平台建设

今年以来,江西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围绕实现全省主要农产品种源自主可控目标,统筹1.79亿元资金大力支持种业创新平台建设,推动水稻等农作物和生猪等畜禽水产良种联合攻关,支持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国家制种大县建设,开展救灾备荒省级种子储备,全面提升现代种业发展水平。(2023年5月报道)

内蒙古:上半年安排种业振兴项目资金1.5亿元

今年以来,内蒙古把扛稳粮食安全摆在重要位置,锚定目标任务及早谋划,上半年累计筹措并下达相关资金152.53亿元,为保障全区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安排种业振兴项目资金1.5亿元,推进实施种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023年8月报道)

浙江:2022年安排2.4亿元发展种业

浙江设立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现代种业发展资金,加大财政投入力度。2022年,全省计划投入2.4亿元,重点支持种质资源保护、良种选育推广、南繁科研育种等环节,率先开展订单良种奖励和杂交水稻制种保险,为种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2022年7月报道)

山西:2022年安排2亿资金用于种质资源普查、资源库建设等

省财政坚决保障全省推进种业振兴行动,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安排资金2亿元,支持种质资源普查、建立省级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和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场、扩繁场。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力度,安排资金1760万元,推进农业科技推广和成果转化。(2022年4月报道)

湖北:多项专项财政资金支持种业发展

每年不低于150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农业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优异种质挖掘创制;2022年至2025年,每年5000万元种业高质量发展资金支持生物育种创新;2021年起,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和5000万元贷款贴息资金,专项扶持种业企业发展壮大和品牌宣传推介;2022年,统筹资金4175万元专项支持南繁基地、种子生产基地和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推广基地建设,同时安排1150万元预算,一次性补助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国家级种公猪站、省级地方猪保种场,每个100万元。(2022年10月报道)

江苏:近年来,争取中央资金1.23亿元,省级资金超过5000万元

近年来,江苏省持续加大种业振兴行动支持力度,积极争取中央资金1.23亿元,支持泰州市海陵区创建国家现代种业产业园和22个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区、库)建设。下达省级资金超过5000万元,支持继续实施141个种业振兴“揭榜挂帅”项目,并继续推动省种质资源基因库、南繁硅谷等种业创新平台建设。(2023年2月报道)

天津:2021年以来,市财政局统筹1.3亿元促进种业振兴

“十四五”以来,天津市财政局统筹财政资金约1.3亿元,促进种业振兴。

支持资源保护,统筹资金0.7亿元,支持建设天津市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天津市鲤鲫鱼水产种质资源场以及黄瓜种质资源场、天津市农作物品种测试站等;支持创新攻关,统筹资金0.3亿元,支持市农科院、市农业中心开展优质小麦、小站稻、黄瓜、胡萝卜、芹菜、花椰菜等种业创新研究;支持基地建设,统筹资金0.2亿元,支持小麦、小站稻、蔬菜良种、肉羊繁育等种业基地建设,并稳定支持市农科院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基地运转;支持企业扶优,统筹资金0.1亿元,出台天津市农作物品种研发与推广后补助政策,奖励育种企业、科研单位选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品种。(2023年4月报道)

重庆:2022年种业振兴财政专项资金6000万元

2022年将种业振兴财政专项资金由2000万元提升到6000万元,并逐年增加。自2020年以来,市级财政安排1.4亿元资金用于支持种质资源保护与良繁体系建设、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科企联合体品种试验等现代种业发展项目;自去年起,统筹相关部门资金每年投入不低于2亿元、连续支持五年,支持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提升生猪种业自主创新能力。(2023年1月报道)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