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禾生创源:产业老兵新征程,聚焦基因编辑育种产业化

种业被誉为农业的“芯片”,也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农业产业链最核心的部分。2016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强力支持种业发展,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

大环境下的诸多利好因素为种业创新企业提供了加速生长的温床,种业繁荣发展的浪潮之中,禾生创源(苏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生创源)应运而生。禾生创源专注于多作物基因编辑创新育种技术开发及商业化,是一家由辰德资本联合创立孵化、汇聚精尖科研人才、种业高管组成的创新企业。近期,35斗与公司总裁/联合创始人李相敢博士进行了对话。

图:李相敢博士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聚焦基因工程技术,推动种业创新发展

在采访过程中,李相敢博士谈及次数最多的词汇便是“务实”。1988年至2012年,李相敢博士一直在海外从事作物转化技术相关研究。2012年,他将作物转化领域所学所用的先进理念、技术及自己的科研积累带回国,从此便一直专注于此领域。最近,他联合多位产业资深科学家创立了禾生创源,并担任公司首席科学家和总裁,负责研发和产品推进。

在35斗的采访过程中,李相敢博士谈到,生物育种领域空间很大,而其关键则是将产业化的研发成果推向市场、得到应用,而非只停留在概念上,要实实在在将“务实”落地。因此,禾生创源从创立伊始便专注于开发国际领先的多作物基因编辑创新育种技术,研发出具有特定性状的功能型良种,并进行商业化推广。

禾生创源利用自身团队基础建立了面向多作物的高效基因编辑技术平台和工业级效率的遗传转化技术平台。同时,企业吸引了一批国际农业生物技术领域顶级人才全职加盟,组建了具有技术优势、商业优势的综合团队。

图片
图:禾生创源研发团队成员   图片来源:受访人供图

从行业背景来看,近年来,全球种业呈现发展高速化、市场垄断化、技术精确化等趋势,已经由传统的种植业演变成了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未来种业的创新方向将会以技术创新为主,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将成为各企业的目标与动力。

 在具体的技术路径选择上,基因编辑技术不仅可以突破传统育种难以解决的遗传障碍,而且能实现特定性状的精准改变,颠覆已有动植物遗传改良技术路径和选育效率。伴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改进及其在动植物上的广泛应用,农业领域的颠覆性变革正悄然进行。就中国市场而言,目前主管部门已经下发了基因编辑育种相关指导原则,并且已经批准了首个植物基因编辑安全证书。 这些产业趋势也影响了禾生创源在技术方向和商业化路径上的思考。“坚定不移的走性状改良产业化这条路”便是镌刻在禾生创源深处的坚守。

打造“品种”+“服务”平台,构建育种全链条服务体系

在具体的商业模式设计上,李相敢博士介绍到,禾生创源聚焦于产品设计,关注马铃薯、玉米等国内种植面积大、产业升级需求明确的关键作物的抗病、抗除草剂、品质提升等性状。公司初步建立了载体构建、分子鉴定、组织培养等实验设施,并分三阶段有序开展大田试验。大田前阶段主要聚焦靶基因选择、实验室研发和温室性状验证,中间阶段重点实施环境释放试验和生产型试验,大田后阶段则将推进品种审定与商业推广。 

政策开放,人才涌现。在提及生物育种行业中的竞争时,李相敢博士谈到,“机遇与挑战”并存。尽管市场上逐渐涌现出多家聚焦于基因编辑技术的企业,但是关键竞争赛道仍然存在技术壁垒,并呈现着广阔的市场空间。禾生创源基于核心团队深耕种业多年的从业经验及技术沉淀,前期专注于突破性研发管线技术开发,后期规划了包括产品设计、生产、市场推广等多模块在内的产品线建设,致力于开发领先的可持续商业授权和基于国际市场需求的创新性状产品,并形成明晰的产品商业化路径。 

在基因编辑育种这条赛道上,禾生创源并非踽踽独行。公司通过提供产品设计定制化服务及授权已开发完成的研究成果等模式与国内育种企业开展可商业化的性状管线设计开发合作,在合作共赢中共同推动国内种业发展。

其中,禾生创源的技术服务平台可提供从分子到遗传转化的全方位服务。李相敢博士谈到,在以往产业化经验的基础之上,企业将继续优化方案,打造工业级平台,不断研发出新的良种产品,更大程度满足不同作物的市场需求。

图片
图:禾生创源实验室   图片来源:受访人供图

成立至今,禾生创源已与数家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在多个核心作物上形成长久合作伙伴关系。未来,在保持生物育种技术模块的持续开发下,企业将加大对产品线的投入,预计年底前会有多个核心发明专利获批。 

在完善产品研发管线建设的基础上,禾生创源计划“年年有新品”。李相敢博士谈到,在不断推陈出新的同时,公司也极为重视产品的商业化保护。一方面,团队的产业化经验作为企业的“金钟罩”,可与同赛道公司形成专业技术壁垒;另一方面,自主研发的杂交性状不易流失,可为企业带来更多商业机遇。 

作为一家新生的种业创新企业,禾生创源成立至今已顺利完成了由辰德资本领投的种子轮融资。后续,禾生创源将持续引入长期看好基因编辑育种产业化的投资人,共同推进国内种业的繁荣发展。 

一步一个脚印,禾生创源实现生物育种产业化,指日可待。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