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一周情报(20230828-20230903)

一周过去

这周种业发生了什么事?

哪些资讯值得关注?

种业知识局每周梳理

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农业领域89+6人

8月31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分别发布了2023年中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中国科学院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中,沈阳农业大学陈启军、四川农业大学陈学伟、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彩霞、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黄三文、华中农业大学姜道宏、中国农业大学杨淑华等名列其中。

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中,农业学部89人,包括广西农业科学院邓国富、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邓华凤、北京大学黄季焜、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李立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李少昆、华中农业大学李召虎、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罗利军、河南科技学院茹振钢、中国农业大学孙其信、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王天宇、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许勇、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赵久然,等。

具体名单戳:

>>农业领域89+6人!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中农、华中农、南农排前三!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农林类高校哪家多?

财政部下达救灾资金10亿元积极应对水旱、病虫等灾害

为支持相关受灾地区做好水旱灾害救灾、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工作,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水利部于9月1日下达中央财政农业防灾减灾和水利救灾资金10亿元。

其中,安排抗旱救灾资金2.72亿元,支持甘肃、陕西等省(区)应对农作物因旱受灾,做好农作物改种补种、农业生产抗旱调水等相关工作;安排洪涝救灾资金3.57亿元,支持吉林、黑龙江等省份应对台风、强降雨导致的持续洪涝灾情,及时开展农业生产恢复、水利设施水毁灾损修复等相关工作;安排水稻病虫害防治资金3.71亿元,支持江西、湖南等省(区)做好稻瘟病、水稻“两迁”害虫等水稻病虫害防治相关工作。

相关阅读:

>>制种难关:西北旱情持续,玉米种子减产成定局

农业农村部食堂也使用转基因食用油

8月27日,农业农村部机关服务局负责人就机关食堂用油回答网友关心的问题。

问:网友们对农业农村部机关食堂是否采购转基因食用油比较关心,可否就有关情况进行说明?

机关服务局负责人:农业农村部机关食堂食材都是公开从市场、扶贫平台等渠道采购的。其中食用油以大豆油为主,既有转基因的,也有非转基因的,主要是根据市场价格来决定采购品种。

>>已安排制种!转基因产业化试点最新进展有这些

9月28日截止!《国家级大豆品种审定标准(2023年修订)》征求意见

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修订了国家级大豆品种审定标准,拟于2023年11月1日实施。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3年9月28日。

>>11月1日实施!大豆品种国审标准有变

张掖打造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政银企联动整活

8月30日,张掖市与国家开发投资集团、国家开发银行举行座谈会,围绕共同推动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进行交流。

张掖市委书记卢小亨表示,希望地企银三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建立务实合作关系,在玉米制种高标准农田建设、全程机械化种植、搭建种子交易平台以及加快推进玉米制种相关行业整合、产业集聚等方面实现破题,持续延伸拓展现代种业产业链条,携手将张掖打造成为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

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国投创益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王维东表示,目前,国家开发投资集团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现代种业全产业链布局。希望各方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围绕打造标准化制种示范项目、数字化制种基地管理平台、科研创新平台和张掖育种品牌,推进秸秆深度转化利用等方面持续深化合作交流,借助地方资源产业优势和国开行金融支持,携手推动地方高标准农田、生物育种、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共同为打造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做出积极贡献。

国家开发银行总行乡村振兴部高级专家王光表示,国家开发银行将锚定张掖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加快推动种业投贷联动试点工作,立足地方发展需求帮助提供全流程融资服务方案,全力支持张掖现代种业延链、补链、强链,为种业振兴提供坚强金融保障。

会上,张掖市与国投创益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最高奖补300万!陕西印发农作物种业发展奖补办法

日前,陕西省农业农村厅、陕西省财政厅印发《陕西省农作物种业发展奖补办法 (试行)》。根据《办法》,陕西省农作物种业发展奖补内容包括国审品种奖补、种子企业扶优奖补、品种推广奖补共三项,奖补资金从省级农业专项支持种业发展资金中列支。

国审品种奖补对象为取得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证书的本省育种单位,该单位应为国家审定品种的第一育种者,且是第一申请者。符合条件的每个国审品种只给予一次奖补。科研机构选育的国审品种每个奖补人民币20万元,种子企业选育的国审品种每个奖补人民币30万元。

种子企业扶优奖补对象为本省育繁推一体化A证企业。生产经营玉米、水稻两杂种子的A证企业,给予人民币300万元奖补;生产经营小麦、马铃薯、油菜、蔬菜等其他作物种子的A证企业,给予人民币200万元奖补。同一企业一个年度取得多个作物种子A证的,按照当年A证最高档次奖补,每个符合条件的企业只享受一次A证奖补政策。

品种推广奖补包括小麦、玉米和油菜三类作物,按照生产上的推广面积进行奖补。品种推广面积和品种新增推广面积以全国农技中心统计公布的数据为准。奖补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全国推广面积奖补,第二类为省内推广面积奖补。全国推广面积奖补对象为单年次品种推广面积进入该类作物全国前10名的本省选育品种且品种经营者为本省的种子企业;省内推广面积奖补对象为单年次品种推广面积或品种新增推广面积进入该类作物陕西前3名的本省选育品种且品种经营者为本省的种子企业。符合条件的每个品种只给予一次奖补。全国推广面积奖补额度为人民币100万元/个;省内推广面积奖补额度为人民币50万元/个。

《办法》提出,奖补资金由陕西省农业农村厅会同陕西省财政厅根据审核结果下达到相关市、县(区),由各市、县(区)对奖补单位进行兑付。奖补资金主要用于对育种创新、企业发展和品种推广工作的后续发展支持。《办法》自10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

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与河北沃土种业有限公司“基因编辑玉米增密增产种质创制、轻简品种选育与配套化控技术研制”合作研究签约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与河北沃土种业有限公司“基因编辑玉米增密增产种质创制、轻简品种选育与配套化控技术研制”合作研究签约仪式在河北邯郸市举行。邯郸市副市长赵洪山,华中农业大学校长李召虎、副校长严建兵,河北沃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柳继凤,总经理杨庆申,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党委书记张远帆等出席会议。会上,李召虎和柳继凤共同签订了“基因编辑玉米增密增产种质创制、轻简品种选育与配套化控技术研制”合作研究协议

李召虎介绍了“基因编辑玉米增密增产种质创制、轻简品种选育与配套化控技术研制”的研究背景、机制机理、核心技术、实验过程和推广应用。他强调,当今农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在农业科技新技术加速发展的今天,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发展,开辟新领域、新赛道。该项技术的核心是将育种和栽培技术深度融合,在传统优势品种上配套基因编辑和化控技术,做到“优中更优、好上更好、高产之上再做加法”。华中农业大学将联合各研究单位和经营主体全力推进该项工作在邯郸开花结果,在生物育种新时代新赛道中跑出华中农大的加速度。

先正达上半年种子营业收入增长9%,达25亿美元

8月31日,先正达集团(以下简称“先正达”)公布2023年上半年和第二季度的财务业绩。

据悉,2023年上半年先正达实现营业收入175亿美元,同比减少6亿美元,下降3%(按固定汇率,同比增长 1%)。先正达方面表示,与2022年上半年相比,先正达植保和安道麦的营业收入有所下降。同时,先正达在中国的业务继续保持增长,实现营业收入达59亿美元,同比增长13%。

图片

种子业务方面,2023 年上半年,先正达种子营业收入增长9%,达25亿美元,主要得益于产品价格上涨抵消了成本上升的影响。

在此期间,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大田作物营业收入增长14%;北美地区增长14%;亚太地区(除中国)增长16%;中国增长20%。受产品供应的限制,拉美地区下降18%。蔬菜种子营业收入略有增长。

先正达种子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马耳他的全新尖端研发创新中心投入使用。该中心旨在将北美地区农户和研究人员聚集在一起,以加快推动该战略市场农用种子产品和服务的进步。

图片

隆平高科上半年净利润-1.447亿元;种业业务销售量大幅度提升

8月30日,隆平高科公布半年报。2023 年上半年,隆平高科实现营业收入约17.84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47亿元,对比去年同期减少亏损51.42%。

根据报告,业绩主要原因一是公司主要种业业务销售量大幅度提升,主营业务毛利润同期增幅为 55.71%;二是为推进“瘦身健体”专项工作,加快低效、无效资产的处置,报告期内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 0.25 亿元;三是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报告期摊销股份支付费用同期增加 0.35 亿元;四是承接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研发费用同期增加 0.32 亿元;五是受美联储加息影响,美元贷款利率上升,利息支出同期增加 0.26 亿元。

分作物来看

水稻种子营业收入7.001亿元,占总营收比重39.22%,营收额同比增长34.40%;

玉米种子营业收入5.710亿元,占总营收比重31.99%,营收额同比增长74.89%;

蔬菜瓜果种子营收1.258亿元,占总营收比重7.05%,营收额同比增长20.03%;

向日葵种子营收1.362亿元,占总营收比重7.63%,营收额同比增长53.74%;

杂谷种子营收0.744亿元,占总营收比重4.17%,营收额同比增长159.45%。

根据资料,上半年隆平高科制种产量为2,368.49万公斤,同比增加 50.99%。

>>上市种企业绩排行

大北农上半年净利润-7.740亿元;种子销售收入约2.641亿元,同比增长45.54%

8月30日,大北农公布半年报。大北农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56.665亿元,同比增加16.97%;净利润-7.740亿元,亏损扩大51.62%。

不过,种子业绩有所提升。根据报告,上半年,大北农种子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69%,种子销售数量为1064.31 万公斤,同比增长22.74%;销售收入约2.641亿元,同比增长45.54%。

其中,水稻种子销售收入约1.665亿元,同比增长4.27%;玉米种子销售收入约0.744亿元,同比增长553.86%。剔除云南大天的影响,玉米种子销售收入7186.12 万元,同比增长514.76%。

其饲料产品占营业收入比重为74.09%,养猪产品占17.56%,植保产品占0.83%。

据了解,大北农种子业务由下属控股子公司创种科技、金色农华、丰度高科、云南大天、大北农生物等结合各自的优势,在全国优势区域开展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种子品种经营或育种研发。其抗虫抗除草剂玉米性状产品DBN9858、DBN9936、DBN9501、DBN3601T 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是目前国内获得农业玉米转基因安全证书数量最多的企业。

登海种业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降超3成,种子成本增加

8月28日,登海种业发布2023半年报。上半年,登海种业实现营业收入约4.832亿元,同比增长9.89%,净利润7,457.63万元,同比下降33.50%。其中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203.8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0.75%;实现净利润6,203.1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0.84%。经营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经营季内,上年四季度发货量较集中,今年一、二季度发货量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二是种子成本比上期大幅度增长。

登海种业上半年研发费用为3136.68万元。研发费用比上年同期增长38.55%,主要原因是公司实施科研项目费用增加所致。

敦煌种业上半年种子产业营收3.38亿元,实现大幅增长

2023上半年,敦煌种业实现营业收入46,117.8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4.85万元。

种子产业营业收入占公司总收入73.28 %;食品与贸易营业收入占总收入19.9%。

种子产业方面,上半年,敦煌种业积极推进种子科研、生产、销售等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大自有品种的销售力度,种子销售收入和毛利均实现了增长。种子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3,793.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263.6万元,实现净利润5,937.15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437.65万元,增长31.95%。

垦丰种业上半年种子销量增加,收入大幅度增长

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57亿元,同比上升23.11%;利润总额12,722.22 万元,同比上涨 23.51%;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772.19万元,同比上升36.33%。垦丰种业主要从事玉米、水稻、大豆等农作物种子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

根据报告,上半年营收增长,主要原因为上半年种子销量增加,收入大幅度增长。

荃银高科江西荃银种业产业园揭牌

近日,由江西南城县人民政府、荃银高科共同主办的“江西荃银种业产业园揭牌仪式”在南城县举行。

荃银高科副董事长、总经理张琴表示,南城县制种条件得天独厚,是荃银高科重要的核心制种基地之一。荃银高科与南城县政府共同建设“江西荃银种业产业园”,探索创新县企合作新模式,将极大提升荃银高科的产能、综合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对南城国家水稻制种大县强县建设、富民产业发展,乃至对我国种业发展都意义深远。未来,荃银高科将在先正达集团中国赋能下,以南城县为依托,建设好荃银高科(南城)育繁推一体化项目,打造“江西荃银种业产业园”,助力南城水稻制种强县建设,为公司早日进入“世界种业前十强”而努力,为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种业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大华种业拟向其子公司徐州大华增资4000万元

苏垦农发8月31日公告,二级全资子公司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大华种业”)拟以货币方式向其全资子公司江苏省徐州大华种业有限公司(简称“徐州大华”)增资4000万元。

本次增资进一步优化徐州大华财务结构,提高运营资金规模,增强徐州大华经营实力,解决流动资金不足、生产加工设施产能不足等问题,实现规模和效益的同步提升,有助于推动徐州大华长期可持续发展。

一油菜新品种生产、经营权1000万元转让

近日,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菜研究所选育的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300”生产、经营权以1000万元转让给安徽红旗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签约仪式举行。

据报道,“油研300”系院油菜所副所长向阳研究员利用基因组技术、远缘杂交、诱变等技术成功选育的高产油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是贵州省首次应用基因组现代生物技术成功育成的油菜新品种,具有高产、高含油率和抗性好等优点。签约会上,贵州省油菜研究所所长王文华与安徽红旗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贾长敬签署了“油研300”生产经营权1000万元的许可转让合同。1000万元的品种成果转让费包括入门费、生产销售种子提成费、亲本种子代繁殖费用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