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半年种企业绩排行榜

近日,大北农、隆平高科、荃银高科、登海种业等种企陆续发布2023年半年报。种业知识局对12家上市种企1家新三板挂牌种企报告进行了梳理。

营业收入来看,大北农、苏垦农发、农发种业、隆平高科、垦丰种业居于前列;大北农营收高达156.7亿元。

净利润来看,苏垦农发、垦丰种业、登海种业、农发种业赚得最多,而大北农亏损7.7亿元、隆平高科亏损1.4亿元。

单独把种子产业拎出来,隆平高科、苏垦农发、垦丰种业的种子业务收入最多,均超过了10亿元。

研发费用则是大北农、隆平高科遥遥在前。

图片

营业收入→7家过10亿元,大北农最高

大北农营收最高,约156.7亿元。不过,这其中大部分是饲料产品(74.09%),养猪产品(17.56%),种子产品占比1.69%。

苏垦农发营收52.9亿元,种子业务对主营收入的贡献率为33.06%,为17.48亿元。

农发种业营收27.65亿元,种子销售分部的主营业务收入为3.33亿元,农资贸易分部21.72亿元。

隆平高科营收17.8亿元,种子业务营收超过16亿元。

垦丰种业16.57亿元,丰乐种业12.8亿元,荃银高科10.8亿元,登海种业4.8亿元,敦煌种业4.6亿元。

图片

净利润→苏垦农发以2.8亿元居榜首;大北农亏损7.7亿元

净利润过亿元有2家:苏垦农发、垦丰种业。苏垦农发净利润2.8亿元,垦丰种业1.5亿元。

农发种业、登海种业净利润均超过0.5亿元。

大北农、隆平高科、神农科技净利润均亏损。其中,大北农亏损7.7亿元,隆平高科亏损1.4亿元。

图片

种子业务营收→苏垦农发、隆平高科、垦丰种业均超10亿元

聚焦种子业务,营收过10亿元的有3家,分别是苏垦农发,17.5亿元;隆平高科,16.1亿元;垦丰种业,15.9亿元

隆平高科水稻、玉米、蔬菜瓜果、向日葵、杂谷种子营收同比分别增加 1.79亿元、2.45亿元、 0.21亿元、0.48亿元、0.46亿元,增幅分别为34.40%、74.89%、20.03%、53.74%、159.45%。

荃银高科种子业务营收约5.7亿元;登海种业约4.8亿元。荃银高科水稻种子销售有所下滑,不过玉米种子增速突出,上半年水稻种子收入为 3.35 亿元,同比下降 14.71%。玉米种子收入达 1.33 亿元,同比增长 71.45%。

敦煌种业、农发种业紧随其后。敦煌种业的种子产业3.3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亿元,实现净利润5937.1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437.65万元,增长 31.95%。

图片

研发费用→大北农、隆平高科投入最大

大北农、隆平高科的研发投入均为亿元级。其中,大北农约投入3.2亿元,隆平高科1.7亿元。

垦丰种业研发投入4803.1万元,苏垦农发3457.1万元,丰乐种业3409.7万元,荃银高科3205.3万元,登海种业3136.7万元,农发种业2983.6万元。

图片

12家种企2023上半年业绩情况

大北农:净利润-7.740亿元;种子销售收入约2.641亿元,同比增长45.54%

大北农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56.665亿元,同比增加16.97%;净利润-7.740亿元,亏损扩大51.62%。

不过,种子类业绩有所提升。根据报告,上半年,大北农种子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69%,种子销售数量为1064.31 万公斤,同比增长22.74%;销售收入约2.641亿元,同比增长45.54%。

其中,水稻种子销售收入约1.665亿元,同比增长4.27%;玉米种子销售收入约0.744亿元,同比增长553.86%。剔除云南大天的影响,玉米种子销售收入7186.12 万元,同比增长514.76%。

其饲料产品占营业收入比重为74.09%,养猪产品占17.56%,植保产品占0.83%。

据了解,大北农种子业务由下属控股子公司创种科技、金色农华、丰度高科、云南大天、大北农生物等结合各自的优势,在全国优势区域开展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种子品种经营或育种研发。其抗虫抗除草剂玉米性状产品DBN9858、DBN9936、DBN9501、DBN3601T 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是目前国内获得农业玉米转基因安全证书数量最多的企业。

 

隆平高科:净利润-1.447亿元;种业业务销售量大幅度提升

2023 年上半年,隆平高科实现营业收入约17.84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47亿元,对比去年同期减少亏损51.42%。

根据报告,业绩主要原因一是公司主要种业业务销售量大幅度提升,主营业务毛利润同期增幅为 55.71%;二是为推进“瘦身健体”专项工作,加快低效、无效资产的处置,报告期内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 0.25 亿元;三是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报告期摊销股份支付费用同期增加 0.35 亿元;四是承接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研发费用同期增加 0.32 亿元;五是受美联储加息影响,美元贷款利率上升,利息支出同期增加 0.26 亿元。

分产品来看:

水稻种子营业收入7.001亿元,占总营收比重39.22%,营收额同比增长34.40%;

玉米种子营业收入5.710亿元,占总营收比重31.99%,营收额同比增长74.89%;

蔬菜瓜果种子营收1.258亿元,占总营收比重7.05%,营收额同比增长20.03%;

向日葵种子营收1.362亿元,占总营收比重7.63%,营收额同比增长53.74%;

杂谷种子营收0.744亿元,占总营收比重4.17%,营收额同比增长159.45%。

根据资料,上半年隆平高科制种产量为2,368.49万公斤,同比增加 50.99%。

 

苏垦农发:营收、利润双双下滑,种子业务营收17.48亿元

苏垦农发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2.88亿元,同比下降14.02%;归母净利润2.81亿元,同比下降19.10%。其种子业务对主营收入的贡献率为33.06%,为17.48亿元。其次是农资业务为27.22%,粮油加工销售为21.14%,种植业12.50%,大米加工与销售为11.65%,麦芽加工与销售为10.18%。

其种子业务由全资子公司江苏种业运营,江苏种业是公司于2022年基于大华种业,以股权和货币方式出资20亿元全资设立。公司种子业务主要进行水稻种、小麦种、大麦种以及玉米种等的选育、制种、加工和销售。

 

农发种业:营收利润双增,营业收入27.65亿元,净利润7276.98万元

农发种业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7.65亿元,同比增长13.53%。净利润7276.98万元,同比增长55.36%。主要业务是农作物种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农药的生产销售,化肥贸易以及专有品种粮订单业务。核心为农作物种子业务,产品涵盖小麦、玉米、水稻、油菜、大豆等多种农作物种子,分别由公司所属的河南地神等 9 家种业子公司开展农作物种子的研发、繁育、生产和销售。公司种业的核心产品是小麦、玉米和水稻种子。设立了山西潞玉、湖北禾盛、河南地神、扬州现代等多个种业研究院。

 

垦丰种业:上半年种子销量增加,收入大幅度增长

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57亿元,同比上升23.11%;利润总额12,722.22 万元,同比上涨 23.51%;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772.19万元,同比上升36.33%。垦丰种业主要从事玉米、水稻、大豆等农作物种子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

根据报告,上半年营收增长,主要原因为上半年种子销量增加,收入大幅度增长。

 

丰乐种业:种子业务约1.856亿元,水稻种子销量增加

丰乐种业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78亿元,与上期同比减少0.78%,主要是农化产品收入同比减少。净利润-181.0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730.59万元。丰乐种业主要业务为种子、农化、香料产业。

各产业中,种子产业实现营业收入约1.85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122亿元,增长7.05%,主要是水稻产业加大品种建设,增加新品种销量,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0.233亿元,同比增长33.27%。种子类毛利率为26.47%。农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49 亿元,同比减少 3.74%。香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3亿元,同比增长11.42%。

国投集团拟入主。2023年7月丰乐种业发布公告, 国投集团拟新设境内全资子公司国投种业,受让合肥建投持有的丰乐种业股份合计1.23亿股,本次拟受让股份数量占公司股份总数的 20.00%。

 

荃银高科:玉米种子增速突出

荃银高科2023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约10.80亿元,同比增长11.86%,净利润3942.00万元,同比增长29.34%。

水稻种子销售有所下滑,毛利率提升,玉米种子增速突出。公司2023上半年水稻种子收入为3.35 亿元(同比下降14.71%)。天气等外部因素对公司水稻种子销售造成影响,公司从事水稻等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的子公司皖农种业出现收入和利润的下滑,主要原因在于主推杂交水稻品种在主产区播种期受天气变化影响,杂交水稻销量较上年同期减少。

玉米种子收入达1.33 亿元(同比增长71.45%)。棉花种子收入7,318.0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62%。

 

登海种业: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降超3成,种子成本增加

登海种业主要从事杂交玉米种子业务,兼顾小麦、蔬菜、水稻、花卉等种(苗)。利润主要来源于玉米杂交种,主推品种为登海、先玉系列等玉米杂交种。

上半年,登海种业实现营业收入约4.832亿元,同比增长9.89%,净利润7,457.63万元,同比下降33.50%。其中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203.8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0.75%;实现净利润6,203.1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0.84%,导致母公司经营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经营季内,上年四季度发货量较集中,今年一、二季度发货量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二是种子成本比上期大幅度增长。

上半年研发费用为3136.68万元。研发费用比上年同期增长38.55%,主要原因是公司实施科研项目费用增加所致。

 

敦煌种业:种子产业营收3.38亿元,实现大幅增长

2023上半年,敦煌种业实现营业收入46,117.8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4.85万元。

敦煌种业目前主要从事各类农作物种子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和脱水菜、番茄粉、番茄酱的生产、加工、销售;棉花及其副产品和其它农产品的收购、加工、仓储、贸易。上半年,其种子产业营业收入占公司总收入73.28 %;食品与贸易营业收入占总收入19.9%。

种子产业方面,上半年,敦煌种业积极推进种子科研、生产、销售等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大自有品种的销售力度,种子销售收入和毛利均实现了增长。种子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3,793.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263.6万元,实现净利润5,937.15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437.65万元,增长31.95%。

 

绿亨科技:肥料业务快速发展

2023年上半年绿亨科技实现营业收入约1.84亿元,同比下滑5.45%。实现净利润为2698.49万元,同比增加0.58%。其中,农药产品收入约1.22亿元。种子营业收入为4754万元,毛利率56.64%。肥料产品收入增幅较大,实现收入1025.0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1.75万元,涨幅47.85%,主要原因为公司肥料业务正处于业务快速发展阶段,报告期内公司有针对性地开发新产品,实现业绩较快增长。其他产品收入179.5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42万元,涨幅43.48%,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探索蔬菜种子产业链延伸,增加了果实和种苗销售业务。

 

万向德农:玉米种子销量下降

万向德农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1.42亿元,同比增加14.05%;净利润约4305万元,同比减少11.26%。报告期内从事的主要业务为玉米杂交种子研发、生产、销售。主营包括但不限于“京科968”、“德单系列”等玉米杂交种的生产与销售。截至本报告期末,共实现玉米种子销量 789.69 万公斤,比上年同期下降12%。新品种硕秋702、硕秋301、德单1403 的销量在快速增长,逐步完成品种的更新换代。德农种业是万向德农控股子公司,其持有德农种业90%股权。截至本报告期末,德农种业主营业务收入约1.387亿元,主营业务利润 5144.67万元,净利润4750.76万元。

 

秋乐种业:净利润增逾5成

今年上半年秋乐种业实现营收1.1亿元,同比增长24.22%,净利润712.72万元,同比增长52.53%;毛利率为29.33%。

秋乐种业主要从事玉米、花生、小麦等农作物种子的研发、繁育、加工、推广、销售和技术服务。秋乐种业方面表示,营业收入增加,主要是本期玉米种子销量及销售额同比增长所致。

具体看来,今年上半年该公司主营产品玉米种子实现营收6771.11万元,同比增长55.31%,毛利率为38.14%,同比增加5.50个百分点;花生种子营收3864.04万元,同比减少8.34%,毛利率为15.05%,同比减少6.06个百分点。其他种子实现营收318.1万元,同比增长548.62%。对此,秋乐种业表示,主要是公司取得了新的大豆种子品种权,为营业收入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且毛利率较高。

 

神农科技:亏损约1581万元,杂交水稻种子销售收入下降

神农科技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5389万元,同比减少16.45%;净利润亏损约1581万元,同比收窄18.06%。杂交水稻种子营收为2959万元。营业收入下降主要是本期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导致杂交水稻种子销售收入下降。

据了解,神农科技以杂交水稻种子的选育、制种、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主,目前主要产品包括杂交水稻种子、玉米种子、油菜种子、蔬菜瓜果种子等。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