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液控股与中国农大战略合作,水溶肥高效发展将有新突破

水溶性肥料是溶解或稀释后用于灌溉施肥、叶面施肥、无土栽培、浸种蘸根等用途的液体或固体肥料。水溶性肥料可和喷灌、滴灌结合施用,在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约农业用水、减少面源污染、改善作物品质以及减少劳动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在中国目前农村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下,实现农产品优质高效生产、保证农业可持续高效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深受肥料厂商与农户青睐!

近日,中液控股有限公司(下简称中液控股)首届水溶性肥料产品创新与施用技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会上,中液控股与中国农大进行战略合作签约,双方发挥在人才、技术、产品、品牌与渠道方面的优势,为中国水溶肥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的动能。

水溶肥快速发展迎来最佳期

“在未来几年,全球水溶性肥料市场都将出现显著增长。”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陈清教授表示,水溶性肥拥有使用比例精准、养分分布均匀、操作方便等多类优势,而对于原料的选择和功能的挖掘则是在不断地进步与迭代。

图片
陈清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水溶肥市场容量从2017年的487.30亿元增长至589.11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6.53%。当前,水溶肥在我国仍处于推广期,随着设施农业的不断发展,水溶肥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攀升,使用范围也由经济作物向大田作物扩展。

而与国外相比,国内水溶肥的发展较晚。2000年以前我国水溶性肥料属于空白期,除个别的叶面肥、冲施肥以外,主要产品基本依赖进口。从2006年开始,水溶性肥料逐渐在国内推广,水溶肥产业开始逐步形成,并以2009年水溶性肥料登记标准的出台为标志,进入发展期。2010~2014年,随着市场逐步规范,国内水肥一体化进程加快。随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水溶肥的生产推广中来,但是,国内市场水溶肥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价格较高,水溶肥的产品功能定位不清,限制了水溶肥推广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

图片

中液控股应运而生!中液控股董事长陈秋雄在现场表示,我国水溶性肥料需求有着较大的增长空间。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水溶肥市场容量从2017年的487.30亿元增长至589.11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6.53%。

图片

“中液控股将致力于成为土肥水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与服务商。”中液控股企划中心总监梁天文在研讨会上表示,中液控股将积极响应中国水肥一体化发展政策,加强健康土壤养护,积极布局液体水溶性肥料市场,加大技术研发创新力度,携手农业发展进入土肥水一体化的新时代。

水溶肥优势凸显受行业青睐

尽管近年来,我国水溶肥料已经进入了发展阶段,但是整体来看,我国水溶肥料市场渗透率仍然很低,普通复合肥依旧是市场的主力军,水溶肥料只是处在重要补充地位。而世界上发达国家常规复合肥在经历施肥高峰后正逐渐减少用量,水溶性肥料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目前水溶性肥料在国外已占总肥料总使用量的 40%以上。

例如以色列滴灌技术堪称世界典范,其农业产品已占据了40%的欧洲瓜果、蔬菜市场,并成为仅次于荷兰的欧洲第二大花卉供应国。滴灌技术的推广,使过去无法耕种的荒漠变成了高产良田。以色列滴灌技术始于1965年,实现了水、肥、灌溉设备在农业中的融合,90%以上的农业实现了水肥一体化技术。

图片

“中液控股的核心是液肥资源的整合与服务,我们聚集了国内知名的液肥专家资源,创新研发更合适高品质农业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大力推广‘土壤修护+植物营养+液肥套餐’的服务模式,并将未来整合水肥一体化设施、飞防、农业托管等多类异业合作,为广大种植户提供更专业、更高效的整合服务。”梁天文强调,“中液控股将专注创新,走出一条液肥独角兽的发展之路!”

图片

据悉,中液控股将在土壤调理类、作物专用类、功能化等多种方向进行液肥产品研发与推广,与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团队达成了相关技术与液肥产品的深度战略合作。中国农业大学是中国乃至世界主要农业科学创新的重要基地之一,也是全国农业科技基础前沿创新的发源地和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慕康国教授在现场分享了相关的液体水溶性肥料研发的创新优势与技术和产品储备,为液体肥料的大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

图片
战略合作签约
图片
战略合作签约

中液控股总裁助理赖文全、产品技术中心总监朱爱军、土壤修护研究院副院长张钦亮、广东农科院蔬菜所张白鸽老师、中国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常瑞雪老师、尹俊慧老师、中山大学彭宇涛博士共同参会,并见证了签约仪式。

从局部辅助使用到大面积推广应用,水溶性肥料一直是中国肥料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当今随着水溶性肥料在精准灌溉施肥设备上的普及应用,它已经被视为环保肥料、省力肥料、功能肥料,是特种肥料中的重要一员,爆发期指日可待。

来源:农资导报

作者:王军

编辑:陈然

审核:王梅红

监制:吴俊生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