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出炉!钾肥大合同继续保持“价格洼地”,老挝钾功劳不浅!
6月6日,中国联合谈判小组(中化、中农、中海化学)与国际钾肥供应商加拿大钾肥公司(Canpotex)达成2023年钾肥年度进口合同,标准氯化钾307美元/吨到岸价,较上一年度下降283美元/吨,降幅达48%,继续保持世界钾肥“价格洼地”。
“签订价格基本达到国内预期,保证了国内钾肥的供应。”隆众资讯钾肥分析师张杰介绍,目前,国内60%含量氯化钾中,老挝钾的市场价格大概在2400~2450元/吨,与大合同的成本价基本持平。业内认为,对于国内市场来说,大合同的签订有助于市场见底,复合肥厂家可以按需采购钾肥了。“钾肥大合同价格是市场‘底部’价格的信号。”亚钾国际投资(广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刘冰燕也指出,钾肥大合同价格落地,能够刺激下游需求大面积恢复,有效提高市场的整体流动性。
据悉,此次大合同有效期至2023年12月31日。刘冰燕对此表示,这或许说明国际钾肥寡头企业对于明后年市场价格有一定积极预期。张杰指出,从国内市场供大于求、国际市场阶段性下行的现状来看,为了降低风险,双方仅签订到年底。
此前,国际钾肥市场已维持较长时间的低迷状态,印度大合同也未能提振市场,需求持续疲软,价格单边下行。如今,中国钾肥大合同终于出炉,对国际市场会起到提振作用吗?对此,刘冰燕表示,目前,东南亚地区雨季即将到来,叠加中国钾肥大合同的签订确定了市场风向和价格基准,对国际钾肥价格形成进一步支撑。
对比今年4月签订的印度大合同422美元/吨的价格,国内签订价格仍保持全球钾肥价格洼地优势。“中国始终保持国际价格洼地,表明中国的钾肥需求在国际上是备受瞩目的,中国大合同也有标杆的作用。”张杰强调,不仅如此,中国之所以能够持续保持国际价格洼地,还得益于老挝钾的供应增量大大提升了中国的话语权。
目前,老挝钾肥已成为保供稳价的新生力量。根据海关数据显示,从中国氯化钾进口来源国来看,老挝进口钾肥量从2020 年的 12.78 万吨上升至 2022 年的 60.70 万吨,相应的进口占比也从1.5%上升至7.65%。
老挝钾肥规模化反哺国内市场、提高中国谈判话语权,离不开中资钾肥生产商在老挝地区的扩产放量。据悉,老挝中资企业亚钾国际300万吨钾肥产能及东方铁塔100万吨钾肥产能将在今年陆续落地。刘冰燕表示,公司将在“一带一路”政策指引下,发挥“资源、规模、创新”优势,加速建立境外钾盐基地,为我国钾肥市场保供稳价做出积极贡献。
来源:农资导报
作者:陈馨蕊
编辑:陈馨蕊
审核:王梅红
监制:郑红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农资导报(ID:nzdbwx1),作者: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