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超巨”先正达集团IPO重装上阵

图片

 

近期,作为农业“超级巨星”的先正达科创板上市一直备受市场关注。5月18日,先正达集团IPO再次出现重大变更。公司公告称,决定撤回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的申请,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提出上市申请。先正达集团表示,作为全球领先的农业科技企业,更适合在全面注册制下的上交所主板上市,同时将有助于接触到更多元的投资者,有利于公司的长期价值。

 

图片

 

上交所同日也发布消息,称已收到先正达集团提交的撤回在科创板首发上市的申请,并已按照规则完成相关流程。

 

在最新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三条里指出,“发行人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应当符合相关板块定位”,该条明确规定,“主板突出‘大盘蓝筹’特色,重点支持业务模式成熟、经营业绩稳定、规模较大、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优质企业。”从先正达集团的营收规模、市场地位和覆盖领域等情况来看,的确与主板注册制改革后的“大盘蓝筹”定位有着更高的契合度,“转道”主板上市可能对先正达来说是个最明智的选择。

 

科创板IPO历程,曾拟募资650亿

回看先正达此前的IPO进程,拟募资金额为650亿元,不仅将创下了科创板开板以来的最高历史记录,也将是A股市场近13年来的最大规模IPO,若先正达获准上市,其首发募资规模将在A股IPO史上排名第四,仅次于农业银行(601288.SH)、中国石油(601857.SH)和中国神华(601088.SH),分别以685.29亿元、668亿元与665.82亿元的首发募资规模。

按照招股书,先正达的募集资金将运用于5个项目,其中,尖端农业科技研发的费用和储备130亿元,生产资产的扩展、升级和维护以及其他资本支出39亿元、扩展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MAP)78亿元,全球并购项目208亿元,偿还长期债务195亿元。

  • 2021年5月13日,先正达与中金公司、中银证券和中信证券分别签署上市辅导协议,开始进行上市辅导;
  • 2021年6月21日,上海证监局披露了先正达集团的辅导备案基本情况表;
  • 2021年6月30日,先正达科创板IPO获受理;
  • 2022年3月底,公司完成三轮问询,但并未直接步入上会阶段,公司在此后的长达近1年时间里,先后更新了2021年年报、2022年半年报、2022年年报的财务数据;
  • 2023年3月22日,公司终于接到上会通知;
  • 2023年3月28日晚,上交所上市委发布公告称,鉴于出现上交所规定的取消会议情形,决定取消审议先正达发行上市申请的审议会议(会议原定于3月29日召开)。对于临时取消先正达上会审议,有投行人士认为,不排除因为先正达募资规模较大,监管层出于市场稳定考虑而暂缓。

     

 

农业领域的“超级巨舰”,总资产超5731亿元,2022年利润78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先正达集团成立于2020年6月,由瑞士先正达、安道麦及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中化集团)、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化工)农业业务组成,控股股东为农化公司,农化公司由中国中化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中国化工间接全资持有。

 

集团旗下现分四个业务单元:总部位于瑞士巴塞尔的先正达植保、总部位于美国芝加哥的先正达种子、总部位于以色列的安道麦以及先正达集团中国。业务主要分布在北美洲、拉丁美洲、欧洲、非洲及中东地区、中国及除中国以外的亚太地区,旗下的上市公司还包括扬农化工(600486.SH)、荃银高科(300087.SZ)、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00297.HK)。

 

先正达主营业务涵盖植物保护、种子、作物营养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从事现代农业服务,在全球重点农业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在最具增长潜力的中国市场拥有独特资源与优势。根据 AgbioInvestor统计数据,2021 年先正达集团在全球植物保护行业市场占有率高达 28%,排名第一。根据 Kynetec 统计数据,2021 年先正达集团在全球种子行业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三,仅次于拜耳、科迪华。

 

先正达集团中国业务涵盖种子、植保、作物营养以及MAP与数字农业。根据中国农药协会和灼识咨询统计数据,2021年先正达集团在中国植物保护产品行业市场占有率达11%,排名第一。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和灼识咨询统计数据, 2021年先正达集团(含荃银高科)在中国种子行业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截至2022年底,先正达总资产逾5731亿元,净资产为2139.97亿元,拥有遍布全球的子公司423家。2020年至2022年,先正达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587.79亿元、1817.51亿元、2248.4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39亿元、42.84亿元、78.64亿元。

 

先正达是全球领先的农业科技创新企业,在植保创新药、种子核心技术、生物农药、基因编辑、分子育种等尖端领域拥有较为丰富的专利布局,并持续围绕新型有效成份及生物技术性状进行研发、生产与商业化,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完成了数千次的产品注册登记,产生了一系列较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另一方面,先正达的高商誉账面价值受到市场的广泛质疑。2020年至2022年,公司商誉账面价值分别为1664.13亿元、1632.06亿元及1781.59亿元,分别占总资产的34.50%、33.10%及31.09%。对此,上交所曾多次在问询函中多次提及,比如要求先正达就可能面临的商誉减值风险对公司财务状况的进一步影响进行风险提示。先正达回复称,尽管报告期内公司未对商誉计提减值,但如果被收购公司未来运营状况未能达到预期,公司可能面临商誉减值的风险,建议投资者充分关注商誉减值的风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同行179(ID:gh_76eec53f15dd),作者:同行者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