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粮油:一颗“种子”串起产业链

每年的五、六月份,杭州白马湖附近总会盛开一大片一大片的油菜花,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拍照打卡,但很多人不知道,这些是“高油酸”油菜,而且,市面上的“高油酸”菜籽油,其种子就出自这里。

“高油酸”菜籽油具有成为主流油品的潜力

“油酸是一种单不饱和Omega-9脂肪酸,是营养界公认的‘血管清道夫’,简单来说,它有调节血脂、降血糖等作用。”中科粮油(杭州)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叶建波介绍,“同样富含Omega-9的山茶和橄榄的种植周期一般需要5年才会开花结果,生长周期较长,大部分人工耕作为主,因此油料成本相对较高,无法大规模地成为百姓吃得起的主流油品。”

可喜的是,油菜可以扬其长避其短,它的生长周期大约是10月-次年5月,刚好避开水稻(主粮)的用地周期,不仅全程可以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成本低。而且,油菜作为一种绿肥,可以养土,在亚热带地区有广泛种植基础和市场需求。

中科1号、中科2号高油酸油菜籽培育完成

中科粮油邀请“杂交油菜之父”之称的李殿荣、“油菜之母”张冬青、张彦锋博士等行业专家组建了较强大的科学家团队,育种富含‘高油酸’高产的油菜种子。

图片

通过漫长的试验试产,中科1号、中科2号高油酸油菜籽已经确认培育完成,在与农场、农民合作后,压榨出的“毛油”和“成品油”进入各个领域。护肤品、医药产品、食用油等均可见这款“高油酸”菜籽油。

中科粮油也先后迎来了嘉吉、益海嘉里、西王、道道全等“油脂大佬”的关注,油品也荣获“2022年浙省农博会金奖”,并成功入选亚运会的食材供应单位。

“高油酸油菜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企业创新联合体成立,喜讯频传

中科粮油还将目光聚焦在全球其他产区的油菜种植,先后向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输出订单种植近10万亩,“但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育种技术,将高油酸油菜种子输送到全球各主产区进行种植,让我们的高油酸菜籽油产业更具竞争力。”叶建波说。

中国种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仿佛“天方夜谭”,但“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为了验证这些“梦想”,“高油酸油菜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企业创新联合体成立了。该联合体由中科粮油(杭州)有限责任公司牵头,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安徽农业大学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等11家成员组成

近日,创新联合体传来了好消息。在中科粮油与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联合攻关下,高油酸油菜新品种又创新高。

“我们利用春性丰产亲本与高油酸品种中科2号杂交,小孢子培养,历经2年时间创制了3147份高油酸DH群体,从中筛选获得了油酸含量高达85%-87%的超高油酸新材料。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把国内油菜油酸含量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较橄榄油(油酸75%)提高了12个百分点,为利用油菜生产高油酸食用油奠定了良好的材料基础”。

此外,研究团队还利用获得的高油酸DH系通过连续2年春油菜区种植筛选,获得了适宜春油菜区种植的丰产性好、油酸含量80%以上的3个优异品系,正在开展区域试验和试验示范。

春油菜区高油酸品种的培育,对于利用我国新疆、青海、内蒙古等春油菜主产区大面积发展高油酸油菜产业,实现我国高油酸食用油自主供给,保障我国消费者能够吃到“平价橄榄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有基础材料,有种质资源,专家们那边有技术、设备、人才,通过‘科学家+企业工程师+高校’的模式,不仅可以增大实验的成功率,也能实现成果共享,合作共赢。”叶建波说。

新的种子出来后,一般会找农场或农民合作种植,不仅带动观光旅行,还能增加农民收入。而榨出的毛油可供应给油脂公司,油脂公司再供给消费者,产业链就这么形成了。

所以,一颗种子有很大的能量,它不仅串联起了科研院、粮油公司、农民农场、油脂企业,深入到医药、食品、美妆等各个行业,满足了高校科研需求,企业发展需求,还能助力美丽乡村振兴,推动油菜产业新发展,同时也满足国民从‘有油吃’到‘吃好油’的消费升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oilcn油讯(ID:oilcnweixin)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