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农业开启新浪潮,微生物发掘应用、生物刺激素、生物合成等赛道机会明显丨IFA 2022观点集锦
近日,2022国际未来农业食品百强·杨凌峰会在杨凌示范区举办。本篇文章据“圆桌探讨:生物经济开启新浪潮、农业产业的机遇与挑战”整理而成。参与讨论的嘉宾有:
璞跃中国食品与农业科技总监卿熙雯女士(主持人)
慕恩生物副总裁王琳博士
安道麦中国销售总监张翼
联磷磷品有限公司(UPL)市场部经理王晨博士
中科荣耀总经理赵勇博士
田本农化工业品部总监童雷霆
国家微生物肥料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孟庆伟
嘉宾主要观点包括:
1.受益于消费、政策、技术创新、资本入局等多项因素,生物农业赛道近年热度持续增加,其涵盖范围和领域愈加丰富,逐渐出现结构性的发展机会。
2.具体领域来看,农业微生物组学、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合成等领域创新较快,且有明确的产品落地,并且已经跑出了一批抢先布局的创新企业,获得了市场和资本的认可。
3.大公司通过兼并购、产业投资等方式切入生物农业创新领域,代表了对某一具体细分行业的认可,这类投资和布局事件将会越来越多;利用大公司成熟的品牌、渠道及相关资源优势,创新产品可以快速投向市场;协同创新、联合作战是未来的主旋律。
4.市场亦面临一些不可忽视的挑战,比如政策法规不健全,主要影响审评审批;产品标准不统一,导致良莠不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以及重营销、轻产品、轻研发的旧有发展模式阻碍创新落地等。不过尽管未来会有不确定性,但坚守者定会收获时间的回报。
以下为圆桌讨论完整纪要。
生物农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新赛道,机遇大于挑战
卿熙雯(主持人):感谢各位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时间,让我们有机会去谈一谈关于生物经济和新型的细分投入品的方向和未来的一些展望。我叫卿熙雯,来自于一个硅谷创新平台和早期投资机构,目前来讲从细分的新型投入品市场我更关注土壤健康,以及利用新型的AI识别,从医疗健康领域精准的诊断和治疗迁移到新型的植物保护,类似于土壤的新型诊断,以及配套新型的植保解决方案,我也相信中国的创业者耕耘已久,正在等待一个契机。首先我我邀请各位圆桌嘉宾可以先用两到三句话总结一下个人、公司,以及和新型投入品这块结缘的原因。
王琳博士(慕恩生物):大家好,我是来自慕恩的王琳,我在慕恩主要负责的是微生物农业产品的开发,也就是负责慕恩生物农业研发部门,我是2008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2008年硕博连读生。2015年毕业以后在农科院工作一年,2016年全职加入慕恩生物,一直负责农业研发的部门,今天很荣幸能够在这里跟大家一起来探讨微生物菌剂、微生物农药的一些内容,谢谢大家。
卿熙雯(主持人):王琳博士对于利用微生物组学技术在土壤植保和农业食品行业上的应用有着深入的研究,我们非常期待接下来讨论商业化应用的场景的环节。接下来我们有请张总进行发言。
张翼(安道麦):我从事农业很多年,到今年刚好38年。早年做过十几年的科研,也做过20多年农药销售。早年从事科研工作时,参与研发过微生物农药,这款微生物农药也是目前全球市场中最成熟一类微生物农药,就是BT(苏云金杆菌)。
卿熙雯(主持人):谢谢张总,38年本身也说明一个非常长期的坚守,也代表我们一些新农人未来努力的方向,下面请王晨博士做一个介绍。
王晨(UPL):各位来宾,还有各位同行、各位前辈、各位友商,非常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参加35斗举办的论坛。我叫王晨,负责UPL市场部工作。我们进入中国市场时间比较早,但实际上启动自己的渠道销售是在2019年开始,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多参与行业会议,我们希望把自己更多的新产品和产品线带入到中国。我们在全球130多个国家有布局,销售额超过50亿美元。不光有农药,还有生物刺激素、种子等,希望未来几年迅速引入中国,非常高兴今天跟各位同行进行交流。
卿熙雯(主持人):接下来请中科荣耀赵勇博士自我介绍一下。
赵勇博士(中科荣耀):谢谢主持人,各位嘉宾、各位同行大家下午好。我叫赵勇,来自中科荣耀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我们是由中科院杜院士创办的一家公司,我们团队30年以来一直坚持利用工业生物技术,通过结构创新的理念,去开发创新性的生物农药和生物刺激素产品和应用技术。未来我们会坚持在生物制剂和现代农业方向上不断努力,今天非常荣幸有这样的一个机会,有幸和大家进行这样的一个分享和交流。
卿熙雯(主持人):感谢赵勇博士。从早期创新和投资的视角来看,赵勇博士的企业代表着以生命技术为主的科研院校,作为国家裁判长的身份积极融入新型赛道。期待以赵勇博士为代表的本土企业真正成为世界性、明星性的中国企业。接下来邀请下一位童总,请童总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童雷霆(田本农化):很荣幸今天参加圆桌论坛,我是来自西安田本农业化工有限公司的童雷霆。我们公司主要从事生物制剂的研发,以蛋白水解物和有机酸为主,包括海藻、多肽。
卿熙雯(主持人):新型天然产物、提取物应用在新型农化和植保的应用也是农业发展的趋势和重点方向,接下来请孟庆伟主任简单自我介绍一下。
孟庆伟(国家微生物肥料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下午好,我是国家微生物肥料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孟庆伟,从事肥料行业20多年。整体来讲这次会议给我的感触很深,尤其是会议探讨中国农业食品安全、粮食安全,农产品推广等问题。
从农产品角度来讲,我们如何才能吃到安全绿色好的食品。首先让土壤健康才可以长出健康的食品、健康的农产品,才能保证我们食品安全、人体安全,甚至是人类的安全,所以人类安全首先从土壤和食品健康开始。从肥料到种植技术,到农产品,再到农产品的销售等等的环节是一个产业链,从源头开始怎么去经营,怎么去发展。我们从下游的视角来看更期待从上游在座的各位从业者能够保证产品最源头的安全,而且使我们的农产品有多远化的营养趋势呈现。
最后我想回到我们今天的议题,即大家认为在这个市场里面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是什么,请各位嘉宾可以结合自己的从业经验给我们列举一个细分案例?
未来会有不确定性,但坚守者会收获时间的回报
王琳博士(慕恩生物):慕恩生物主要做微生物板块,我来讲一下我在微生物行业的一些感受,刚才您讲到了行业面临的一些挑战和机遇,其实我们慕恩已经拿到了好几轮融资,每一轮融资的时候我都会被投资人问到一个问题,现在国内微生物企业这么多,包括微生物肥料企业超过两千家,整个市场鱼龙混杂,我们应当如何脱颖而出?
之前我也困惑于这个问题怎么回答呢?直到后来有一回,我跟王晨博士在昆明的一个会议上见面,那个会上王晨博士讲述了化学农业怎么回事,最早的时候化学农业也曾经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但是随着农药产业的发展,真正有研发能力的,有自己核心化合物的企业开始成长起来。慢慢产品质量不合格,或者跟不上时代发展的产品会被淘汰,一部分优秀企业会凸显出来,随后就出现各个农药巨头公司。到最后农药巨头公司又演变成寡头公司,巨头之间彼此合并,发现集约化、集中化头部企业可以跑出来,这个现象越来越明显。
听完王晨博士的讲述,我认为在生物农业领域的企业发展也符合这个规律。虽然现在是小而分散,但是我坚信我们慕恩生物能够聚焦在研发上,没有追求短期利益而放弃长期坚持,踏踏实实做好研发,慕恩生物就能成为生物农业领域的领头企业。市场在慢慢被教化,市场格局逐渐发生变化,消费者认知越来越成熟的过程中,真正有研发实力能创造出好产品的公司会成长出来。所以一方面困难很大,另外一方面也是有机遇,借用《双城记》中的一句话来总结,“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卿熙雯(主持人):王总的话让我受益良多,慕恩生物在研发人员数量和质量两方面都是行业的尖端,也可以说明慕恩生物在这方面的决心。接下来请张总发表一下看法,我们想问目前中国农业面临挑战的情况下,机会在哪里?
张翼(安道麦):现在生物学或者生物类的东西,开始引起热炒并不奇怪。跨世纪初的时候有一些预言,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那个时候的热点是转基因,其实生物学不仅仅是转基因,转基因只是生物学中一个狭小的范畴,与全球植物种类和微生物种类没有办法比。我们人是杂食动物,我们食物来源很多是植物,所以微生物和植物的共生是世界的规律和本质。
化学农药从100多年前开始,第一个商品化的农药波尔多上市,应对了爱尔兰大饥荒,发展到今天已经超过150年。在这一百多年历程中化学农药经历多次起伏,包括受到强烈的挑战,现在还能够继续生存下去,能够些许发展,有寡头证明这个行业有危机,不是一个特别繁荣的时代了,是一个特别困难的时代。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自身安全产生的忧虑越来越深,所以化学农药面临非常大的挑战,因为化学农药依然作为作物健康和作物保护领域目前的主力军,但是生物技术的发展将会带给化学农业巨大的冲击。我认为这种冲击力是不可预估的,任何人低估生物类的物质对这个世界的贡献都是愚蠢的。
刚才王琳总讲到中国农业行业的一种乱象,这是在市场经济作为主体情况下是不可避免的,供求关系不平衡是必然要经历的阶段,这个阶段是野蛮生长,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但是未来10年、20年甚至50年是化学农药和生物类制剂共存和共同发展的一个时期。等到这个时期渡过之后,我不知道这个世界将会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但是我们的可以预判,所有化学农药都要依托于有限资源,比如说石油、矿产,而生物农药大多数是在利用可再生资源,比如说谷物、油料作物再利用,还有蛋白粉等等这样的一些可再生资源去生产生物的农药肥料,从这个角度来看,它应该有更广阔的前景。
我希望有共识的人可以一起去探索化学农业和生物农业,让这个世界在化学化工和生物两个引擎的推动下,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让农业变得更有力量,更有潜力,更能够为这个世界贡献更多的食物。
卿熙雯(主持人):张总和我们讨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替代逻辑,包括我们到底是看重当下存量市场,还是未来。虽然未来具有不确定性,但是可能会造就一个繁荣的新兴市场,未来我们也期待坚守者能够成为时间的朋友,也能够收获时间的回报。接下来邀请王晨博士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见解,包括作为一家大公司,在中国如此独特的市场下是怎么样能够从零到一快速发展?
王晨博士(UPL):农业千百年来需要积累,我这次参加会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会议的题目叫“敢!驭光而上”。大家顶着疫情这么大的压力,还愿意相聚一堂参加这个会议,都是整个行业里面的敢想敢为者。疫情三年有太多的变化,以往在大公司的时候,我们会做十年规划、十五年规划,现在来讲谁能说得清楚十年、十五年之后的变化?政策每天都在换,真的需要给我们在座各位先鼓掌,各位都是勇敢者,敢为人先。
我之前在想,20年前的农业正处于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这次看到食品行业正在经历20年前的农业时代,有这么多的新兴企业和赛道,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而且从行业体量来讲,农药行业有五六百亿体量,生物制剂一两百亿,肥料也有上千亿,食品是万亿级的赛道,彼此之间是可以互相影响。
农业进入全新时代,中国在分子创新上逐渐和国际接轨,尤其除草剂领域。中国和国际研发不相上下,甚至领先,并且在杀虫剂和杀菌领域和国际企业相比也不遑多让。举一个例子,前段时间拜耳在全中国征集新的分子,说明拜耳开始重视中国的原创分子,正是这些敢想敢为者在逐渐的突破原有市场的藩篱。
以前我从杜邦离开到阿里,当我看到现在数字化进程后,这个数字化进程远远比我们想象所需的时间要久。因此我回到传统农业,传统农业才是我们的根,食品行业是有需求,可以倒逼农业发展,我们有食品安全、食品供应安全等需求,才可以倒逼农业行业发展,这是未来重要的趋势。中国的农业面积大而分散,真正进行整合,做数字化来讲非常难。但是可以尝试在部分细分领域做一些数字化、可追溯,讲一些故事。
有的人是敢为,有一些人敢不为,外企合规方面还是相对来说做得比较好,但是国内有一些公司是快速发展过程中,可能有一些良莠不齐,过于敢为,但是为了维护整个行业的纯净和发展,各位先行者和敢位者,我们也是引领行业发展,希望大家能够把正确的一些健康的理念传递给我们的整个行业,我觉得这个是会议想带给大家的。
看好生物刺激素行业机会,统一标准是关键
卿熙雯(主持人):从食品企业开放式创新来讲,整个趋势基本上基本上围绕健康营养和可持续发展,王晨博士给我们的启发,以往我们在谈从土壤到餐盘,现在换一个逻辑,从餐盘到土壤。接下来邀请赵勇博士给我们分享一下,当下是不是生物经济最好的时代,我们是怎么样去适应这个时代作为我们的创业浪潮。
赵勇博士(中科荣耀):首先感谢王晨博士从农业到食品方方面面的考虑,给予我们很多启发。我是学结构生物学出身,合成生物学这个方面一直在坚持研究。结合刚才主持人给的问题,包括刚才我们张总提到一个让我脑子里很敏感的两个字“资源”。我觉得合成生物学在未来很大的一个价值是资源层面解决问题,我们所有看得到、摸得着的东西无非来自于是矿产、石化、石油,或者说来自于不可再生的资源。
除合成生物学外,我个人比较看好的另外一个赛道是循环经济,农业和食品似乎是上中下游的关系,实际是闭环的东西。食品加工行业很多的辅料,我们可以把它进行高值化的利用,利用工业生物技术,就能获得高附加值的中药材;利用细胞工厂,就可以减少中药材的种植面积,可以节约人工、碳排放、土地这方面的资源,因此比较看好循环经济。
再者不管是植物保护还是植物营养的两个方向,生化结合可能会在短期或者中期,甚至中长期内一个非常有效的解决方式。我们既要保证产量,又要去考虑质量的问题。显然生物的解决方案速效性不如化学的好。一些跨国农化企业,他们投入非常大的资源布局这些方向,我觉得都是非常积极和正向的信号。对于我们中科院的科研团队来讲,我们给自己的要求是敢于创新,敢于去探索,因为有一些东西确实我们也不知道未来可以长成什么样子,可以把这个产品的解决能力能够做到什么样的效率和水平上,所以说我们在这个方面来讲,也一直在坚持往前去推进。
卿熙雯(主持人):接下来的嘉宾给我们带来一些关于生物刺激素方面思考,我记得多年前老师给我布置过一个作业,生物刺激素。当时什么都不懂,今天很荣幸看到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一些生物刺激素的公司正在蓬勃发展,也可以请童总为我们中国的机遇做一个简单的陈述。
童雷霆(田本农化):生物刺激素的概念,其实是在2017年由欧盟生物刺激素联盟才具体做出统一的定义。从提出之日到2022年7月22日,生物刺激素在欧洲才正式被立法纳入到肥料体系下,遵从欧盟肥料管理。比较遗憾的是在其他的地方,也包括中国生物刺激素现在还是一个身份不明确的物质,既不是被纳入肥料管理,也没有被纳入农药管理,导致行业门槛比较低,鱼龙混杂,多数产品没有统一标准。
这种情况导致我们有行标、团体标、农业部标准、国标和化工标准,诸多标准反而给大家造成一些困扰。举个例子,就生物刺激素生产来讲,它都是有机物质的混合物,也是多靶标的东西,材料来源不同,生产工艺不同,会造成最终这个产品所表现出来功效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会给我们销售部门和市场部门的同志带来很多困惑。因此,我们希望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其实大家对于生物刺激素的看法,普遍认可这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行业。我们可以看到欧洲或者全球农药大厂频繁做出收购或并购举动。作为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那些被卖掉的企业,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其实生物刺激素经历这么多年,没有形成一个巨头企业。这么多年来,有一些名声好的企业,但是体量并不大。这些企业卖掉自己,最核心的因素是看到行业发展的瓶颈,再往上突破点是什么?再往上用什么来突破?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渠道去突破?虽然说有这么多难点,但我依旧认为生物刺激素前景非常好,它是应运时代的发展,应运农业发展的要求,具有环境友好性、安全性和品质提升的作用。
食品安全将助力生物农业发展,全面提升绿色、安全投入品应
卿熙雯(主持人):感谢赵勇博士。接下来有请孟主任给我们讲述一下,当前发展情况下是否有其他的关注要点,以及在微生物肥料里面目前商业化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前景?
孟庆伟(国家微生物肥料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们在微生物肥料领域耕耘20多年,能感觉到农作物从种植到收获,一直使用生物技术或微生物肥料种出来的产品,与常规化肥种植的产品对比,在诸多方面存在大量差异。随着我们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在追求一个品质,追求一个质量,想吃到好的东西、安全的东西。到目前为止,大家都是有这么一个感觉,我想买到一种好的食品或者质量安全的产品,你有这个钱买不到,买到却不是你想要的。
所以未来要想打造安全食品和优良的农产品,我们应当从土壤到肥料这个环节开始去做一些应有的工作。让土壤植物用上微生物,微生物会调理植物营养平衡,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的养分吸收,不需要的养分抑制吸收,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食品健康、质量好。曾经我们从农残降解角度去推广微生物肥料。我们使用的化肥和农药,都残留到土壤当中。微生物能起到什么作用?土壤通过微生物去降解这些农残避免被植物吸收,而达到食品和质量的提升安全。所以说未来生物技术是可发展的一个赛道。
2020年的时候国家提出来,为了改变未来发展的行业,我当时给农业部做了一个生物技术可以颠覆农业发展的报告。未来十年在生物农业领域,微生物会体现巨大的作用和价值。回到食品行业的微生物,举一个例子,中国14亿人,我们18亿耕地,能不能养活自己,先不用说能不能养活自己的问题,比方说我们现在喝的牛奶,我们一堆牛奶通过生物技术可以变成十吨的酸奶,通过食品的生物技术会让我们的物质更加丰富,所以说未来生物技术的重要性,或者说未来发展的前景非常广阔。
卿熙雯(主持人):因为时间关系本次圆桌就讨论这些,我用两句话总结一下我们对为未来产业的期待。第一:从行业发展来看,当下的企业对生命物质,从以往的小分子到大分子,从以往的发现到现在的理性创造,逐渐引申出来多个细分赛道;第二:从微观个体公司来讲,只有具备明星拳头效应的产品,并且具有中长期平台设计架构的企业,才是未来最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感谢各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35斗(ID:vcearth),作者:黄泷健